美国人爱皮卡,家用实用多,文化政策各有不同

那么说起美国人都喜欢皮卡车,你第一反应是什么?是不是脑子里浮现出一张美国大汉子站在自家院子里,身后就是一辆巨大的皮卡,阳光照在他戴着牛仔帽的头上,帅气得跟牛仔电影似的?确实,美国街头随便一瞅,皮卡跟咱们这儿电瓶车似的,到处都是。特别某些车型,销量榜每年都能看到它的名字,不用看数据,只用看街头巷尾就知道皮卡在美国到底有多扎实。

但换到中国,皮卡这玩意儿怎么看都有点“稀罕”。不是没人开,而是开的太少了。咱们城市里除了工地、搞运输的,或农村偶尔能看见皮卡,别的地方基本没见过谁把皮卡当家用车开。这事儿让人疑惑:为啥美国人离不开皮卡,中国人却对皮卡兴致缺缺?真的是个人口味问题?还是说还有什么别的讲究?

美国人爱皮卡,家用实用多,文化政策各有不同-有驾
美国人爱皮卡,家用实用多,文化政策各有不同-有驾
美国人爱皮卡,家用实用多,文化政策各有不同-有驾

咱们先问一句:皮卡这车本身有那么大差距吗?美国的皮卡就一定比中国的皮卡高大上?其实皮卡这东西本质就是“货车儿子”加“轿车骨头”,它受欢迎本质是实用——能拉能装,既能装人,也能装货。在美国早期,皮卡就是拉马、拉工具、搞趟活的“工具车”,后来发展到家用,反正家里院子大、公路宽、加油不心疼,皮卡这种车天生适合美国那种地理条件和生活方式。

你想啊,美国地盘大得能让你开个几百公里都不会卡在拥堵里。他们去个郊外露营、到农场、去山里玩,路程都远,皮卡既能拉家人,又能带上各种装备、食物,妥妥地很方便。美国油价还低,汽油不像咱们这儿一样让人肉疼,皮卡发动机大,油耗高,但人家基本不在乎。美国人买车很多时候讲究“大”,觉得大就安全,这也是他们的“惯性思维”。

再说换个角度:皮卡在美国,已经不仅是工具了,更是一种“态度”。你看那些广告,皮卡车身高又宽,开起来就有种“老子就是硬汉”的气场。美国电影里、平民英雄故事里,皮卡都是主角。你哪怕只看过一部美剧或电影,八成都见过皮卡。它已经是“美国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了。买皮卡的人觉得自己“野”,觉得皮卡代表自由,能去任何他们想去的地方,基本沾点皮卡就沾上了自信,这种心理作用谁都知道。

回头看看中国,为啥皮卡就过得这么“惨”?是不是中国人就不喜欢实用车、就爱轿车和SUV?其实完全不是。你要是去农村、偏远地方、工地上问问,皮卡还是蛮受欢迎的,谁家要是搞运输、拉化肥、开工地、干装修,皮卡挺重要的工具。但为啥在城市里成不了“家用主流”?

美国人爱皮卡,家用实用多,文化政策各有不同-有驾
美国人爱皮卡,家用实用多,文化政策各有不同-有驾

说到底还是“政策卡住了”。国内对于皮卡,历史上一直当“货车”管。你说皮卡能拉货,它车厢大,但政策上规定皮卡不能进城区,路权受限——这就直接把开皮卡的路堵死了。你买了皮卡,刚开始兴致勃勃,结果发现不能开进市中心,不能走高架,有的小区连停车都难。谁还愿意买?买车毕竟是花钱图个方便,谁会花钱自找“堵心”?所以,皮卡在城市里压根就不是家的首选工具。

另外一点,就是消费观念的问题。中国人买车,一辆车得“全家皆宜”,坐着得舒服,空间利用得合理,还要能装、还能体面。而皮卡的舒适性比不过SUV,内饰虽然这几年提升了不少,但大部分人还是认为皮卡就是“拉货用的”,隔音一般、座椅不是很高级——谁家买车愿意专门买个“货车”给自己开?而且皮卡的品牌在中国也没有那么多光环,大家还是更信国货、出口SUV、轿车这些传统强项。这也是为什么皮卡难以“火起来”。

其实,中国皮卡这几年已经在“慢火烤”。自从2016年有些城市开始试着放开皮卡进城限制,到2020年起国家开始鼓励皮卡消费,皮卡车厂家也上心了,像某城炮、某汽风这种新款皮卡,智能化配置、舒适性下了血本,造型也不再是“土味工具车”,甚至有的皮卡后座比轿车还舒服,内饰直接拉满,外观时尚,年轻人也能接受。但是,皮卡热潮要全面起来,还是得看政策和大环境。只要路权、限行、上牌这些不改,皮卡就只能在城郊、农村“发光发热”,很难变成主流。

再有个问题没法回避:城市空间和道路资源太紧张。中国城市地少人多,道路规划为了最大化利用空间,不会给皮卡这种大块头留太多机会。而且城市停车都是难题,皮卡尺寸大,停在街边、地下车库都尴尬。而美国家家户户有院子,随便一停,皮卡一点负担都没有。

消费心理也值得琢磨。中国人买车很在乎“身份感”,是不是看起来体面,这是传统。如果皮卡变成了“工具车标签”,买了就好像是拉货、送快递的,因此真正“爱炫”的车主一般都不会买皮卡;而美国人喜欢皮卡,是因为它已经变成“硬汉、自由、野性”的标志,买皮卡是身份的加分项。心理预期不一样,决定了消费偏好不一样。

最后脑洞一下:如果真有一天,中国皮卡能像美国一样走进千家万户,那肯定是政策上彻底放开,大家对皮卡接受度完全改变。你说城市里人买皮卡,除了“拉货”,还愿意用来露营、野餐、钓鱼、开长途,整个生活方式也会跟着变。比如年轻夫妇有个小孩,周末开皮卡出去山里玩,带上帐篷、野餐工具、宠物,皮卡后车厢还能改造成移动厨房——这种画面在美国很日常,在中国还是个“梦想”。但谁敢说几年后中国就不会有自己的“皮卡文化”呢?

总结一下吧:美国人爱皮卡,是因为皮卡跟他们的生活和文化贴合得紧,既实用又有身份感,而且油价低、路宽车少,一切都适合皮卡发展。中国人开皮卡少,不是不喜欢,而是环境和政策限制,心理认知上也还停留在“工具车”的阶段。等政策慢慢放开,城市规划更宽容,皮卡慢慢进入大众消费视野,谁敢说中国不会迎来皮卡的爆发期?

皮卡这事儿,其实也是咱们社会进步、消费升级、生活方式多元化的一个缩影。现在城市里皮卡还是“小众玩家”抢风头,等几年之后,也许大街上皮卡多到你都数不过来。到那时候,开皮卡的人会不会也像开SUV一样骄傲?会不会出现属于中国人的皮卡范儿?这个问题,还是留给时间和市场去回答吧。

美国人爱皮卡,家用实用多,文化政策各有不同-有驾
美国人爱皮卡,家用实用多,文化政策各有不同-有驾
美国人爱皮卡,家用实用多,文化政策各有不同-有驾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美国人爱皮卡,家用实用多,文化政策各有不同-有驾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