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车企都在卷冰箱彩电,雷军用一颗脏弹炸醒了所有人

雷军回应性能过剩这事儿,讲真,有点典中典了。

我一看到这个新闻,脑子里就三个字:不装了。

小米SU7搞出个1548匹马力,好家伙,我直接好家伙。这是什么概念?这是你开着车,感觉身后绑了两个长征五号火箭。红绿灯起步,旁边的保时捷911车主可能还在琢磨今天中午吃什么,你已经在一个趔趄中看到了下个礼拜的太阳。这不叫开车,这叫低空飞行器驾驶员圆梦计划。

雷军老师说,这不是参数竞赛,是车企百年基本功。

诶,是是是,你说的都对。

但咱们翻译一下,什么叫“基本功”?基本功的意思就是,我虽然是个跨界来打劫的,但我不能让你看出来我心虚。武林外传都看过吧,一个刚出道的毛头小子,想在江湖上立足,最好的办法不是说自己剑法多精妙,而是直接把华山给炸了。动静越大,别人就越不敢惹你。小米现在就是这个路数,它不是来跟你切磋武艺的,它是扛着意大利炮来的。

所以你看,什么扭转刚度47610牛·米/度,什么纽北赛道超2000小时测试。这根本不是造车,这是在修仙。雷总这是在给SU7渡劫呢,纽北的两千小时,那是在疯狂吸收天地灵气;那个四万七的扭转刚度,那就是金钟罩铁布衫练到大圆满了。你问这玩意儿有啥用?没用啊,但就是看着吓人。就问你怕不怕?

过去几年,我们中国的汽车市场,那叫一个魔幻。大家卷屏幕,卷冰箱,卷彩电,就差在车里给你内置一个三室一厅了。一群人对着智能座舱疯狂输出,好像语音助手反应快0.1秒,就能让人类提前进入共产主义。大家都在搞这些花里胡哨的“软实力”,反而把最根本的机械素质给忘了。这就好比一个修仙者,天天琢磨自己的法袍好不好看,结果被人一板砖撂倒了,因为他忘了修炼护体罡气。

当车企都在卷冰箱彩电,雷军用一颗脏弹炸醒了所有人-有驾

坏了菜了。

现在雷军老师开窍了,或者说,他被逼得开窍了。他发现,在现在这个掀桌子的时代,最好的竞争手段不是把蛋糕做得比别人好吃,而是直接把整个餐厅给爆了。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如果说之前大家是在比谁家KTV的音响好,那小米就是直接在KTV里引爆了一个脏弹。1548匹马力,就是那颗脏弹。它在用一种近乎自残的方式告诉所有人:别跟我玩虚的,要玩就玩命。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造车比喻成修仙,可能有点过于中二了。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又有点那个味道?

有人说,余承东老师讲了,“安全比过剩性能更重要”。这话说的,就好像政治正确但毫无用处。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我告诉你什么是安全。安全就是,当我需要一脚油门从大卡车旁边闪过去的时候,我的车能给我足够的动力,而不是在那儿思考人生。我不需要它天天给我表演极限漂移,但我必须知道,在我最需要它的时候,它能变成一头猛兽。这种知道自己有、但轻易不用的感觉,才是成年人世界里最顶级的安全感。

当车企都在卷冰箱彩电,雷军用一颗脏弹炸醒了所有人-有驾
当车企都在卷冰箱彩电,雷军用一颗脏弹炸醒了所有人-有驾

就像你买个电脑,8核的处理器,你平时就上上网看看片,撑死用了两个核。那剩下的六个核是浪费吗?不是,那是为了让你在偶尔需要剪个视频、打个游戏的时候,电脑不会卡得像个PPT。性能冗余,本质上是一种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投资,是一种兜底。

当然了,讲真,这1548匹马力,我一个油腻中年,99%的时间是根本用不上的,纯属电子宠物。但为什么还有82%的用户选顶配?因为大家买的不是马力,买的是一种“信仰充值”。这种感觉,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单纯喜欢特斯拉;会买奔驰的人,就是为了那个标。现在,会买顶配小米的人,就是为了参与这场雷军发起的“性能圣战”,他们用真金白银投票,告诉全世界,我们不光要冰箱彩电,我们还要火箭。

这种心态,非常值得玩味。

而且,雷军这一通饱和式攻击,直接把整个供应商的“后厨”给整顿了。本来大家都是做家常菜的,你炒个土豆丝,我弄个西红柿鸡蛋,相安无事。现在小米来了,直接下单一份“佛跳墙”,还要求必须用上古神兽的肉来炖。这一下,整个后厨都傻了。江苏那家做刹车片的供应商,估计老板天天晚上睡不着,被逼着升级了热处理工艺,结果没想到,欧洲车企看了都流口水,跑来询价了。

你看,这就是技术的溢出效应。这就叫“倒逼”。你以为雷军在卷死同行,其实他在无意中给整个中国制造业打了一针鸡血。那100种车漆颜色,听起来像是不务正业,但背后是喷涂工艺、五轴机器人、供应链管理的整体“渡劫飞升”。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

说到车漆,我就想起我第一辆车,一个破二手捷达,自己拿手喷漆补了块地方,结果颜色跟狗啃的一样,丑到我妈都不让我开它去接她。人生啊。

所以,不要再聊什么性能过剩了,这个词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在汽车这个“黑暗森林”里,不存在过剩,只存在“你够不够狠”。当你的车能处理家庭能耗数据,能提前预判路况,能在一瞬间完成几百上千次运算来保证你的安全时,你还会觉得算力过剩吗?你只会觉得,加大,加大,再加大!

归根结底,小米造车这事儿,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商业故事,这是一个玄幻故事。一个叫雷军的男人,带着他从手机圈攒下的道行,闯进了汽车圈这个上古秘境,然后用一种最不讲理、最野蛮的方式,告诉所有原住民:时代变了。

所以,更高的极限,意味着更强的日常安全性。这个逻辑没毛病。当然,最安全的车,其实是停在车库里不开的车。但那就没意思了,对吧?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