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0日,在重庆阿维塔正式发布战略2.0,同步推出其升级后的首款车型——阿维塔07 2026款。新车提供纯电与增程两种动力形式,共六款车型,官方售价21.99万元起,限时权益后最低20.99万元起,上市即交付。
这一时间点颇具意味。距离阿维塔07首次亮相已满一年,累计销量突破7万辆,在30万元以内中型豪华SUV市场中稳居前列。此时推出年度改款,并以“战略2.0”为名进行系统性宣示,显然不只是例行更新,而是一次品牌定位与技术路线的再校准。
新央企背景下的阿维塔,被赋予了更明确的产业角色。在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战略支撑下,其发展路径已不再局限于企业经营范畴,而是被纳入国家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产业布局的一部分。未来十年的销量目标清晰:2027年40万辆,2030年80万辆,2035年挑战150万辆。要实现这一目标,产品必须具备持续迭代能力,技术需形成可复制的平台化优势,服务体系和全球化渠道也要同步跟进。
阿维塔07 2026款,正是这套新战略的首个落地载体。它没有颠覆性设计,也没有引入全新平台,而是在现有基础上,将已验证的技术模块进一步整合、下放、优化,形成一种“全维满配”的产品策略。
所谓“满配”,并非简单堆砌配置,而是将原本属于高阶车型或选装包的核心技术,作为标准配置前置到更多车款中。例如,Elite版车型即标配192线激光雷达、华为乾崑ADS 4辅助驾驶系统、鸿蒙座舱Harmony Space 5、四门电吸门、流媒体内后视镜、前排双零重力座椅以及英国之宝音响系统。这些配置在同类产品中往往只出现在顶配或选装清单上,而阿维塔选择将其作为入门门槛的一部分。
这种做法的背后,是对用户决策逻辑的重新理解。在智能电动车竞争进入深水区的当下,消费者对“价值感”的判断已从单一参数转向系统体验。续航、算力、屏幕数量等指标的边际效应正在递减,真正影响购买决策的,是功能是否可用、稳定、一致。将高阶智驾和智能座舱作为标配,意味着用户无需再为“未来是否值得升级”而犹豫,从提车第一天起就能完整体验品牌承诺的核心能力。
动力系统方面,新车继续搭载昆仑智慧增程技术,并对增程器进行精细化优化。新增的增程电子机油泵和活塞主动控制技术,主要作用于冷启动和怠速工况,降低机械噪音与振动。这类改进不直接提升账面性能,却能显著改善日常通勤中的静谧性体验,属于典型的“感知型”调校。
电池方面,宁德时代骁遥增·混电池(52.01kWh)成为可选配置,其电芯体积能量密度超过440Wh/L,较行业平均水平领先约10%。这使得纯电续航提升至333km,配合5C超充能力,理论上可在15分钟内补充约250km续航。对于增程车型而言,长纯电续航意味着更多场景下可完全脱离燃油,既符合限牌城市用户的刚需,也强化了“电为主”的技术形象。
底盘部分,Max+版本标配智能空气悬架+CDC动态阻尼减振器,即所谓的“太行智控底盘”。该配置此前多见于40万元以上车型,此次以23.99万元的定价下放,确实拉高了同价位产品的硬件基准。空气悬架的价值不仅在于舒适性调节,更在于其对整车姿态控制、高速稳定性以及通过性的系统性提升,尤其在配合高阶辅助驾驶时,能提供更平稳的感知输入。
安全层面,阿维塔07 2026款采用“六横九纵”高刚性车身架构,配备四门双防撞杆与9气囊布局,通过C-NCAP五星认证。电池包应用NP无热扩散技术,理论上可在单体热失控情况下确保整包不起火、不爆炸。这类被动安全设计虽不常被宣传,却是支撑高端定位的基础要素。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升级中,华为与宁德时代的角色更加具象化。华为乾崑ADS 4系统不仅硬件升级为4D毫米波雷达,还新增辅助驾驶状态指示灯(小蓝灯),增强人机交互透明度;鸿蒙座舱5在语音响应速度、多任务处理和跨设备联动上进一步优化。宁德时代则通过骁遥电池的技术独占性,强化了阿维塔在增程/混动领域的差异化优势。
阿维塔并未回避其“三强联合”的背景,反而在发布会中明确将长安的制造体系、华为的智能化能力、宁德时代的电池技术归纳为“六大神器”,并以此构建产品价值锚点。这种做法在当前市场中并不罕见,但能否持续,取决于技术整合的深度而非合作名头的响亮。
从产品本身来看,阿维塔07 2026款并未追求极致性能或颠覆设计,而是选择在已验证的框架内做加法:把好的技术用足,把核心配置打透,把用户体验的确定性拉满。它的竞争策略不是靠某一项指标领先,而是通过系统性满配,降低用户的选择成本与使用焦虑。
在智能电动车从“技术尝鲜”走向“日常依赖”的阶段,这或许是一种更为务实的产品哲学。当行业逐渐告别参数竞赛,真正的较量,可能正发生在那些看不见的标定数据、持续优化的控制逻辑,以及一次次把高配变标配的决策之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