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不到两年,小米汽车原营销负责人转投奇瑞

最近汽车圈有个大新闻,前小米汽车营销负责人文飞悄悄加盟奇瑞,成了这家车企的新任副总裁。

这事儿听着有点突然,但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

加盟不到两年,小米汽车原营销负责人转投奇瑞-有驾

毕竟在汽车行业摸爬滚打19年的文飞,从东风日产到沃尔沃,再到长城和小米,这番跳槽轨迹简直就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活地图。

要说文飞这次跳槽的时机也挺微妙。

今年3月底小米汽车刚经历用户信任危机,整车质量问题被雷军称为"至暗时刻",这时候传出文飞离职的消息,难免让人浮想联翩。不过更值得关注的是,他接手的这个新岗位可不简单——既要管奇瑞捷豹路虎的常务工作,又要负责和捷豹路虎合资的FR品牌事业部,特别是要复活那个沉寂多年的神行者系列。

加盟不到两年,小米汽车原营销负责人转投奇瑞-有驾

说起这个神行者品牌,老车迷肯定不陌生。当年路虎神行者可是硬派越野的经典车型,2004年第一代车型刚推出就风靡欧洲市场。不过随着新能源浪潮来袭,捷豹路虎的燃油车优势逐渐变成包袱。去年上海车展上,捷豹路虎宣布要复活神行者,但这次玩了个大的:不再走传统燃油路线,而是用奇瑞的电动平台造新能源车。这种"借壳重生"的操作,在豪华车市场里还真是头一遭。

奇瑞和捷豹路虎这对老搭档的默契,可能比很多人想象的更深。从2012年合资公司成立到现在,常熟工厂已经生产了50多万辆路虎车。不过最近两年,国产燃油车销量直线下滑,去年捷豹路虎在华合资公司直接停产了五款车型。这时候把压箱底的神行者品牌交给奇瑞来操盘,既盘活了闲置产能,又能借着中国新能源技术弯道超车,这笔账算得精明。

文飞接手的这个活儿,说白了就是带着中国技术给路虎"换心脏"。首款新车基于奇瑞E0X纯电平台打造,充电5分钟能跑200公里,越野性能更是拉满——全铝车身扭转刚度达到38000牛米,麋鹿测试能飙到82公里/小时。这种硬核配置,配上路虎的英伦血统,摆明了是要在30-50万价位段和特斯拉、蔚来正面刚。

不过这事儿真没那么容易。豪华车用户最在意的就是品牌调性,用中国平台造路虎,难免有人觉得"不纯粹"。奇瑞给出的解决方案挺有意思:保留路虎的越野基因,但把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这些黑科技全换成中国方案。听说连车机系统都是和华为合作的鸿蒙系统,这波操作有点像手机界的"华强北模式",只不过这次玩的是整车。

加盟不到两年,小米汽车原营销负责人转投奇瑞-有驾

奇瑞这两年确实春风得意。去年全球卖了260多万辆车,光出口就占了114万辆,连续22年坐稳中国出口冠军。更狠的是新能源车销量暴涨232%,58万辆的成绩吊打一众新势力。不过光靠性价比走不远,高端化才是必经之路。星途品牌去年卖了14万辆,均价超过15万,iCAR这种10万出头的纯电车也打得风生水起。现在搞个神行者,摆明了是要在豪华市场插一脚。

文飞这个"空降兵"压力不小。既要平衡奇瑞的工程师文化和路虎的设计哲学,又得让中国消费者接受这个"混血"豪华品牌。好在他在长城搞沙龙汽车时攒下的高端经验,还有小米那套互联网营销玩法,说不定能整出点新花样。听说FR品牌打算玩用户共创,连车型配色都能让消费者投票决定,这种玩法在传统豪华车里可不多见。

从行业角度看,奇瑞这波操作堪称教科书级案例。用自己最擅长的电动平台和技术,帮国际品牌造新车,既赚了代工费,又提升了技术话语权。反观捷豹路虎,把重心转向北美和欧洲市场,把新能源包袱甩给中国伙伴,这种"反向合资"说不定能开辟新赛道。不过赌注也不小,要是市场反应不好,别说品牌重塑,连合资公司的家底都得赔进去。

看着奇瑞和捷豹路虎的这场豪赌,突然想起前些年吉利收购沃尔沃。当年大家都不看好,现在沃尔沃成了电动化先锋,吉利也借此打开了国际市场。如今奇瑞和捷豹路虎的合作,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技术换市场"?只不过这次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中国企业手里,用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反哺百年豪华品牌,这种角色转换本身就是个标志性事件。

加盟不到两年,小米汽车原营销负责人转投奇瑞-有驾

说到底,这场合作能不能成,关键看三点:一是产品力能不能真刀真枪拼过特斯拉;二是品牌溢价能不能摆脱"中国制造"的刻板印象;三是全球化布局能不能避开贸易壁垒。文飞作为操盘手,既要懂技术又要会玩营销,既要搞定德国工程师又要讨好中国消费者,这活计比当年在小米搞营销难多了。

最近奇瑞正在港股排队上市,募资15亿美元搞研发。要是神行者真能打开局面,上市估值估计能再往上蹿一窜。不过资本市场最现实,如果新车上市半年卖不动,股价怕是要坐过山车。好在奇瑞手里还有牌,西班牙工厂今年投产,欧洲市场布局初见成效,这些都能给投资者讲故事。

看着中国车企从学徒变成师傅,从代工转向输出技术,真心感慨时代变得太快。十年前谁敢想,中国品牌能帮路虎造新能源车?现在奇瑞不仅在做,还要做到全球市场。这场传统豪华品牌与新兴科技力量的碰撞,说不定真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当然,挑战也明摆着:既要守住豪华车的逼格,又得跟上智能化的潮流,这中间的分寸拿捏,可比造车本身难多了。

最后说句实在话,文飞这步棋走对了。在小米汽车最艰难的时刻抽身,转投奇瑞这个上升期的平台,既能避开小米的舆论漩涡,又能抓住新能源转型的风口。不过最终能不能带领神行者杀出重围,还得看产品落地后的市场反应。毕竟在这个"内卷"到极致的市场,稍有不慎就可能满盘皆输。各位老铁,你们看好奇瑞这次和路虎的"反向合资"吗?觉得神行者能重现当年的辉煌吗?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