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中国四年蒸发77万辆销量,经销商网络缩水15%后终端优惠6万仍卖不动,这家曾经月销破十万的合资巨头究竟在电动化转型中错过了什么关键时机
2024年5月,山西临汾的张师傅开着那台跑了八年的CR-V去做保养,导航显示最近的本田4S店在150公里外。他摁灭烟头,想起2016年提车时市里还有两家店,销售顾问说买本田就是买保值率。如今这话听着多少有些刺耳——二手车贩子给他那台车的估价,比三年前同车况的行情低了整整一成。
从2020年162.7万辆的顶峰到2024年的85.2万辆,本田在中国只用了四年就把近半壁江山拱手让人。这数字背后藏着些值得琢磨的门道: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两家工厂合计产能超30万辆/月,可产能利用率已经掉到五成以下。车间开工率不足,经销商网络从690家缩到585家,有些四线城市甚至出现了“本田空白县”。
说起来,本田栽跟头的时间点挺微妙。2021到2023这三年,正是插混在国内炸裂式增长的窗口期。比亚迪把DM-i做到馈电油耗4升多,纯电续航破百公里,15万起步就能拿下。本田呢?2024年4月才端出CR-V e:PHEV,纯电73公里,指导价24.6万起,终端优惠5万后还是比宋PLUS DM-i贵出一截。客户拿着比亚迪的报价单走进本田店,看完配置表扭头就走——省下来的钱连购置税都不够交。
更尴尬的或许是电动化这摊子事儿。本田2018年就喊“2030愿景”,2022年才憋出e:NS1和e:NP1两台纯电SUV。17.5万起售的价格对标宋PLUS EV,可续航420-510公里,冬天实测打六折;车机还是10.1英寸,不支持OTA升级。销量数据不会撒谎:2025年5月e:NS1卖了320台,e:NP2卖了232台,四款纯电车型加一块不到800辆,同期元PLUS单月出货3.2万辆。
那套i-MMD混动系统技术底子倒是扎实,热效率40.6%,拿过好几次沃德十佳。问题在于时间线错位了——2024年行业已经把热效率卷到46%,吉利雷神和比亚迪DM-i把馈电油耗压到4升以内。雅阁混动版比燃油版贵3万,按现在油价算下来得开8年才能回本。消费者不傻,2025年5月雅阁混动销量占比只剩18%,丰田凯美瑞混动还能守住55%。
曾经占东风本田销量三分之一的XR-V,现在月销维持在两三千台。2014年上市那会儿这车有多火不用多说,2021年还能拿小型SUV年度冠军卖出19万多台。2022年换代后直接哑火:1.5L自吸配后扭力梁,10万块的价位摆这套组合,隔壁国产车全系标配涡轮加多连杆再送L2辅助驾驶。经销商私下聊天都说,现在这配置表拿不出手。
智能座舱这块短板就更明显了。2025款雅阁还在用2018年发布的恩智浦i.MX8芯片,算力48DMIPS,吉利银河E8搭的高通8295算力是它600倍。Honda CONNECT 4.0只能识别32种语音指令,不支持连续对话,OTA升级只管导航和多媒体,动力和底盘系统碰都碰不到。车主社区里90后给差评的比例超过四成,投诉焦点集中在“车机卡顿”和“导航失灵”。20万的车开着没8万块国产车智能,这话听着扎心,可市场反馈确实如此。
价格体系在2024年彻底绷不住了。CR-V优惠4.5万,思域降3.2万,英仕派直接砍6.1万,XR-V落地8.99万起。看似力度不小,可比亚迪宋Pro DM-i冠军版挂出9.98万的价格牌,还免购置税送绿牌,一公里油费三毛钱。一线销售私底下透露,客户进店看完配置和价格,基本不会坐下来聊第二轮。本田单车毛利从2019年的2.1万跌到2024年上半年的0.4万,已经逼近亏损边缘。
2018年那场1.5T“机油门”留下的疤痕到现在还隐隐作痛。虽然当年召回了50多万辆做了ECU升级,可投诉平台上2022款车主冬天还能发现机油盖乳化的案例。“买发动机送车”的金字招牌出现裂缝后,第三方调研显示品牌信任度下滑了11个百分点。部分原本打算买本田的客户转头看丰田,或者干脆直奔国产混动去了。
保值率神话也在慢慢褪色。精真估的数据显示本田品牌三年残值率60.2%,比2021年掉了9.4个点。XR-V从68%跌到55%,飞度从75%滑到62%。二手车商现在谈本田都有点发怵:“以前飞度到手一周就能出,现在平均压45天库存。客户不再迷信耐用这套说辞,国产电车配置高价格低,新车都卖不动更别提二手了。”
本田全球搞的是“日本集中研发”那套体制,中国团队只能做适配性改动。2023年广汽本田提过要专门为中国市场开发一款纯电轿车,可得等日本总部2026年的全新平台,产品节奏比国产新势力慢三年。比亚迪和小鹏一年能推两三款新车,本田在华平均1.5年才憋出一款。2024年广州车展,理想和问界的展台里三层外三层,本田展台媒体日签到只来了30家,有媒体评价“合资老矣”。
2024年本田想过把广州黄埔工厂12万辆产能转出口墨西哥和南美,算盘打得挺精。结果2025年4月墨西哥政府直接对中国产汽车加征25%关税,计划瞬间泡汤。本田总部随后决定2026年起把中国产能从149万辆砍到100万辆,裁员2000人。产能收缩意味着规模经济进一步稀释,单车摊销成本往上走,价格战的子弹就更少了。
张师傅最后还是在那家150公里外的店做了保养。开回来的路上他琢磨,或许过两年该换车了。至于换什么牌子,他还没完全想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