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这个行业,说火爆那是真火爆。2025年上半年的数据刚一出来,整个新能源圈子就炸了锅。513.81GWh的产量,这个数字搁在几年前,谁敢想?
6月份单月产量就达到92.51GWh,要知道这相当于什么概念?就是说一个月生产的电池,够装配几十万辆新能源汽车。走在大街上看看,新能源车确实是越来越多了,渗透率经常超过50%,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装车数据更有意思,6月份单月装机量58.2GWh,创了年内新高。这背后其实反映了一个现象,就是车企们都在铆足了劲儿推新车。第二季度各家扎堆上新品,消费者的选择多了,市场自然就活跃起来了。
说到出口,81.6GWh的成绩单虽然有些小波动,整体还是稳步向上的。咱们的电池在成本和技术上确实有两把刷子,欧洲那边的车企和储能客户也开始认这个理儿了。特别是欧洲本土的电池企业,技术跟不上,成本又控制不住,给咱们让出了不少空间。
市场格局这块儿,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真的是一骑绝尘。宁德时代装车量128.6GWh,比亚迪70.37GWh,两家合计市场份额超过65%。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就是说动力电池市场基本上被这两家给瓜分了。
宁德时代能坐稳老大的位置,靠的不仅仅是规模,更重要的是它的一体化供给能力。从电芯到模组再到系统集成,全链条都能搞定,这种能力不是谁都有的。比亚迪虽然排第二,实际上人家是垂直整合做得最彻底的,自己造车自己用电池,这种模式在当下确实很吃香。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变化也挺有意思。纯电车型的供给越来越充足,价格也越来越有竞争力,这直接推动了市场份额的扩大。消费者现在买车,新能源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了,反而成了很多人的首选。
商用车和特种车辆虽然占比不大,回升的迹象还是很明显的。这说明电池的应用场景在不断扩大,不再局限于乘用车这一块。物流配送、工程作业这些领域,电动化的趋势也在加速。
高产能、高需求、高库存,这三高现象确实值得关注。产能释放得快,需求也跟得上,库存自然就上去了。这种状态能维持多久?市场会不会出现调整?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技术创新这块儿,各家都在暗暗较劲。能量密度、安全性、充电速度,哪一项都不能落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能保持领先地位,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在技术上不断突破。
海外市场的拓展也给了中国电池企业更大的想象空间。日韩厂商的份额在下滑,这对咱们来说就是机会。高性价比加上柔性定制能力,这种组合在国际市场上还是很有竞争力的。
从整个产业链来看,上游材料、中游制造、下游应用,每个环节都在快速发展。这种良性循环一旦形成,行业的爆发力就会很强。
电池产业的这种变化,其实反映的是整个新能源产业的深层次转型。从政策驱动到市场驱动,从补贴依赖到技术竞争,这个过程虽然有些波折,最终的方向还是很明确的。
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这两大巨头的地位短期内应该还是很稳固的,其他企业想要追赶,需要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上下更大功夫。毕竟在这个赛道上,先发优势和规模效应都很重要。
#热点观察家第6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