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过渡技术:为何问界、理想一热销,增程好像成未来了?
汽车圈的瓜,一年比一年大。以前谁都说增程和插混就是个“过渡方案”,撑死两三年,早晚得给纯电让路。结果呢?现在车企一个个把增程车型往C位摆,看着比谁都积极。小鹏前几年还死磕纯电,现在也悄摸摸搞起了增程,说年底就要发新车。我身边那哥们原来是小鹏铁粉,这会儿天天跟我念叨:“兄弟你看没,小鹏终于认清现实了!”听着还有点幸灾乐祸的意思。
阿维塔、零跑这些新势力,也都开始试水增程,销量居然还真不赖!有次跟朋友喝酒,他吐槽:“零跑之前快没人提了吧?这回上了个增程版,直接变带头大哥。”当时我还半信半疑,上网一查数据,人家月销蹭蹭涨。这反转操作,我是真服气。
最夸张的还是问界和理想。靠着一套“不是油不是电”的玩法,把自己玩成行业黑马。有网友调侃:“bba怕不怕?”虽然有点夸张,但你不得不承认,人家销量确实漂亮。有天刷到条神评论,“买不起BBA就买理想吧,不丢人还能装面子。”乐得我差点喷饭。
说好的过渡技术咋突然变主角?其实原因挺扎心,高端纯电卖得是真的难!25万以上能打的纯电车,也就特斯拉、小米SU7这种异类还能扛住场面,其它的新势力高端纯电,比如小鹏X9、智己LS6啥的,一个月几千台已经算不错,大多数在温饱线上挣扎。我邻居去年咬牙入手了一辆高端纯电,每天停车场里见他脸色越来越阴沉,有次聊起来他说,“充一次电能焦虑一天,还老担心冬天掉续航。”
中高端用户对便利性和兜底感要求特别高。他们不是只看参数或者省多少油,而是希望随时出门不用琢磨补能路线,更别提节假日抢桩大战那种糟心事。我表姐去年春节开她30多万的某品牌纯电回老家,在高速服务区愣是排队俩小时才充上。“孩子饿哭了,我快疯掉,”她回来以后直言再也不敢长途自驾。“钱花不少,就是用起来闹心。”
而且现在很多人根本没法装私人充电桩,小区物业各种卡壳,有些地方甚至连公共桩都稀缺。一想到可能遇到“趴窝”或者抢不到桩,就觉得丢脸又尴尬。有网友留言:30多万买台车,不求别的,就图个安心出行,这么难吗?
正因为这样,所以消费者更喜欢“无脑省心”的方案——这也是为啥越来越多人选理想、问界这种主打增程技术的新势力车型。不用提前规划路线、不用担心冬天续航腰斩、更不用担忧高速堵在路上被迫露营。“加油站遍地都是,用不上也安心。”一个老司机这么评价他的理想L8体验。
有人会杠,说现在800V快充12分钟补80%续航,还愁啥?但实际情况是,中高端用户预期很苛刻,他们哪怕一年只遇上一两次极限状况,都足以劝退下一辆购车决策。我朋友试驾完后直言:“数据再好看,不如实际少折腾。”真实口碑可比广告管用多啦!
其实从市场反馈来看,品牌方为啥集体加码做增程,很简单——效果太明显啦!零跑以前销量危危乎,上了C11 增程版直接起飞;阿维塔06/07 增程版上市后稳稳月销破万。采购一个“发动机+发电脚本”,成本可控实现容易,又能让消费者舒坦,为何不干?
而且大家别忘记,还有出口市场这一块蛋糕呢!中国基础设施尚且一般,更别提全球那么多国家地区,要指望他们全靠公共快充,那只能等下辈子。所以啊,从现实角度讲,搭载发动机兜底,比单押赌注在新能源靠谱太多!
至于未来趋势嘛,其实连固态锂离子什么黑科技来了,对普通家庭来说依旧贵到离谱。一块100度液态动力包五六万元已属常规,如果升级固态要做到1000公里续航,那140度容量妥妥二十万起步。这价格,你敢买吗?我反正是不舍得掏钱包…
但如果把固态放进50-60度的小容量包里,用作短途通勤+偶尔长途兜底,这账算下来就合理很多。绝大多数日常需求靠便宜又安静的大功率驱动解决,需要远距离时才启动发动机辅助。不焦虑、不麻烦、省钱又省事儿——懂生活的人自然知道选哪个。
曾经有段时间网上流传一句话,“等固态普及,再考虑换新能源”。现在看来,大概率还是先被现实教育一波,然后发现身边开着问界、理想的人越聚越多,再默默去4S店坐坐看看配置表……谁懂啊!
写到这里忍不住想到去年单位团建,我们租了一辆混动SUV自驾游,全员一致点赞“不挑环境”。山沟沟信号断断续续,但找加油站完全没压力,一帮人吃吃喝喝一路畅聊,没有任何关于补能或剩余里数的话题。当晚烧烤摊老板凑热闹插嘴道:“年轻人开新能源呀,看你们一点都不慌!”我们几个相视哈哈笑,说真话,是因为这台SUV既能加油又能插线呗!
所以盘点下来,无论现阶段液体锂还是将来固态时代,只要成本降价速度赶不上消费升级节奏,只要社会整体基础设施不能一步登顶,那种带兜底功能(比如发动机)的车型肯定不会消失。而且对出口企业多一种选择总归风险更低嘛。
今天闲聊这么久,好奇各位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经历:比如长假期间排队抢桩崩溃现场、高速趴窝求助陌生司机送瓶汽油、小区物业死活不给装慢充……或者,你身边有没有朋友从拒绝混动,到最后悄咪咪订了一台带燃油备份的新款SUV?欢迎分享你的爆笑故事或吐槽神评论,下期抽取3条精彩留言送洗车券,让大家一起快乐回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