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们没钱了,是吉利终于懂了什么叫“别折腾”

讲真,最近车圈最魔幻的事情,不是谁家又发布了能上天的PPT,也不是哪个老板又在直播间里哭了,而是吉利搞出来一个叫星愿的小电车,突然就卖疯了。

疯到什么程度?平均每分钟就有人把它开走。

我一开始是不信的,因为A0级这个市场,讲难听点,就是个大型蛊王争霸赛现场。这里面盘踞着比亚迪海鸥这种一代宗师,还有五菱缤果这种地头蛇,大家卷生卷死,比的不是谁能活得更好,而是谁能死得比对手更晚一点。

这个战场的法则不是商业竞争,是黑暗森林。最好的防御是进攻,最好的进攻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让所有人都没得吃。

所以当吉利星愿这个新来的,说自己连续四个月销冠,我第一反应是,这哥们儿是不是也疯了?吉利是不是心态爆了?决定不当人了?

但你仔细扒一下这个车,你会发现一件更魔幻的事情。

它没有什么石破天惊的技术,没有什么三体人看了都想复活的黑科技,它甚至连设计都透着一股“我人畜无害,大哥你别打我”的乖巧。官方说那个前脸是“微笑”,那个线条灵感来自“熊猫”。

你听听,这都什么词儿?在一个大家都在研究怎么把车造成高达、造成星际战舰的时代,你跟我说你是个熊猫?这不就是不务正业么。

但就是这个不务正业的熊猫,一拳把好多高达都给打趴了。

为什么?

因为吉利这次,终于开窍了,终于悟了。他们意识到,在A0级这个价位,你跟用户谈什么智能座舱、谈什么人车交互、谈什么L2.999级自动驾驶,都是行为艺术。

我作为一个开过各种电动爹的中年人,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这个级别真正的路况之王,不是你的AEB主动刹车,而是街角突然窜出来的老头乐。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的AI算力再牛逼,你算得过大爷的退休金和不讲理吗?

所以,这个级别的用户,核心需求就三个字:

别折腾。

吉利星愿做的,就是把“别折腾”这三个字,刻在了自己的DNA里。

你看它的操作,堪称教科书级的“人间清醒”。

不是我们没钱了,是吉利终于懂了什么叫“别折腾”-有驾
不是我们没钱了,是吉利终于懂了什么叫“别折腾”-有驾

首先,空间。车长4米1,轴距2米65,这数据你一看,平平无奇。但它愣是给你掏出来一个890mm的后排腿部空间。1米8的人坐进去,腿能伸直。这是什么概念?这是空间魔法,是把车子造成了压缩毛巾,看着小,一坐进去就膨胀了。还有个70L的前备箱,你平时买的菜,孩子的书包,老婆的包,终于不用再堆在副驾座位上,搞得像个垃圾堆了。

这他妈才叫产品经理懂用户啊!

然后,是电池。这年头,大家一听小电车就哆嗦,生怕冬天续航直接给你打骨折。星愿怎么干的?不整那些虚头巴脑的,直接全系标配宁德时代电芯,给你加了个叫“神盾”的系统。这名字一听就很玄学,感觉像是给电池包请了个道士画符,搞了个金钟罩铁布衫。效果也很直接,官方说零下30度到50度,续航达成率超过90%。

不是我们没钱了,是吉利终于懂了什么叫“别折腾”-有驾

这玩意儿普通人没概念,我给你翻译一下:就是你在哈尔滨的冬天开着它,跟你在三亚的夏天开着它,电表往下掉的速度,基本没差。

它甚至还给你个快充,半小时充300公里。

就问你怕不怕?当别的牌子还在跟你解释“哎呀我们这个续航是理论值,实际要看脚法”的时候,吉利直接把答案拍你脸上了:别废话,就是能开,就是能充。

不是我们没钱了,是吉利终于懂了什么叫“别折腾”-有驾

但能充,就是能充。

最后,是价格。6.58万起。

朋友们,6万多,你现在能买到什么?可能是一些品牌的入门款,配置丐中丐,内饰硬邦邦,开起来像个铁皮罐头。但星愿给了你什么?后驱,多连杆独立悬架。

我看到这配置的时候,我真的以为我看错了。后驱和多连杆,这俩词儿凑一块,通常是跟运动、操控、高级感挂钩的。你把它放到一个6万块的买菜车上,这是什么精神?

这是掀桌子精神。

如果说之前比亚迪是把蛋糕上最好吃的那块奶油拿走了,那吉利星愿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给对手放过。它传递的信息非常简单粗暴:我不过了,你们谁也别想活。

它把一个A0级小车,用A级车的标准去打造,然后用A00级的价格去卖。这已经不是降维打击了,这是直接把战场搬到了异次元。同行看了也得傻眼,这还怎么玩?要么跟着一起自爆,要么就眼睁睁看着市场被抢走。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这车比作掀桌子的,可能有点侮辱掀桌子了。它更像一个修仙小说里的角色,别的天才都在闭关苦练绝世神功,追求飞升大道,他呢,每天在山下摆摊卖大饼,结果靠着卖饼,卖成了天下首富,用钱把所有门派都给收购了。

说起来,我楼下那家兰州拉面好像又涨价了,生活不易啊。

说回星愿。其实你把它的所有优点,空间、电池、底盘、价格,都掰开了看,你会发现它没有一项是所谓的“第一”。但它厉害就厉害在,它把所有这些“还不错”的点,用一个“非常OK”的价格,捏合在了一起。

这是一种极其可怕的产品力。

它不像特斯拉,买它的人是一种信仰,是“我不管,我就是要”,这种爱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买星愿的人,没有任何信仰加成。他们的决策逻辑无比清晰:省钱、好用、安全、空间大一点。他们的核心需求是维护自己的钱包。

所以星愿的爆火,本质上不是一场产品的胜利,而是一场对用户心理的精准洞察。吉利终于放弃了教育用户的傲慢,开始老老实实地问用户:“大哥,你到底想要啥?”

用户说,我想要个便宜的、能跑的、冬天不趴窝的、能装东西的盒子。

于是吉利就给了他一个这样的盒子,甚至还顺手给这个盒子装了个不错的悬架。

所以星愿的爆火,不是因为吉利牛逼,而是因为大伙儿真的没那么有钱了,对车的需求回归到了最原始的工具属性。真相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