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的三重奏:五界碰撞、底层思维、合能之路
每年四五月,上海的雨下得没完没了。办公室窗外是潮湿的马路,偶尔有一辆新车呼啸而过。说起来,上汽集团最近又整了个大动作,这回是和华为一起搞“尚界”,在五界聚首里算最年轻那个。你要问我什么感受?其实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是贾健旭那句“小拇指也能弹出强音”。小时候学钢琴,小拇指总被老师嫌弃,但真到弹快板的时候,没有它还真不行。
贾健旭提出“三个思考”时,我正泡着速溶咖啡翻手机。他说,中国汽车产业要“美美与共,各美其美”,别玩零和博弈;再就是尚界要在中国市场弹出自己的独特旋律;最后一句,是全球化,要走出去。这些词听起来高大上,其实放到日常用车生活里,就是别跟隔壁抢饭吃,一起把桌子摆大点儿,然后拉着兄弟们去海外看看新鲜事物。
王晓秋董事长也发言,他倒更直接,“敢为人先”“海纳百川”“精益求精”……这些词印象太深了,我想起去年去试驾新能源车型时遇到的一位老工程师,他边检查电池包边念叨:“我们不能怕麻烦。”看似简单,其实背后是一种对变革的拥抱,还有对产品细节死磕到底的小执拗。这可能就是所谓传统大厂底色吧,不急不躁,把每一步都踩结实。
2025年马上就来了,现在整个汽车圈竞争激烈得很。身边做销售的小赵前阵子跟我吐槽:“利润越来越薄,客户比价比得头疼。”数据摆在那里——2024年行业利润率只有4.3%,低于去年,也赶不上其他工业领域。一面卷价格,一面拼出口,但北美市场本地化还是弱项。我想,每天喊创新容易,坚持长期主义难。有时候看到新闻里的口水仗,就觉得特别累,还不如多花点心思研究怎么让用户开心,让自己活得久一点。
任正非最近接受采访,说“什么时候没有困难?”刀耕火种都难,更别提现在智能电动化转型还有供应链挑战一堆堆。这话搁谁身上都是压力山大,可换个角度想,不经历折腾哪来的进步?认知调整、新视野这些词,在造车圈就是活生生的人和事,比如以前大家盯着销量,现在开始琢磨生态盈利,从卖硬件变成卖服务和软件组合拳,这才叫升级打法嘛!
说回主线,上汽集团现在推“两手抓”:一手继续拉紧大众通用等合资伙伴,另一手则大胆跨领域,比如联手华为、Momenta这些科技公司,还搭上线字节跳动这种互联网巨头。不设技术围墙、不做生态孤岛,这种开放劲儿让我想到大学寝室门口贴的标语,“欢迎串门”。其实道理差不多,你闭门造车早晚掉队,多交流才能擦出火花啊!
费孝通那段名言反复被引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我理解下来,就是你有你的绝招,我欣赏但不会照搬,同时也希望我的长处能被别人认可。行业内卷厉害的时候,总有人想着压制别人,可真正健康的是互相欣赏,共同成长,否则全靠打价格战,到最后谁都赚不到钱,只剩下一地鸡毛罢了。
鸿蒙系统这几年确实变化快,从单纯操作系统到布局Robotaxi,无论软件还是服务,全链条升级已经不是一家企业能搞定,需要整个生态联盟协作。而且现在赚钱逻辑早变了,以前靠卖台数,如今拼的是软硬服结合,看谁给用户创造更多立体价值。有时候颠覆你的未必是同行,而可能是一群规则重塑者。所以合作成为主旋律,不管是国内还是全球市场,都离不开这一套玩法。不然你看,今年出口爆发式增长,可本地生产短板依旧明显,那怎么持续?
熟悉上汽的人应该知道,他们一直以稳健著称,但这次面对深度变革,上汽不仅讲韧性,更强调蜕变能力。“买汽车选大厂,要智能选尚界”,这是现场听众记住的一句话,也是很多消费者关心的问题:到底啥样的大厂靠谱?我的经验来看,大厂资源厚积薄发,经得住风浪,而且制造体系严苛,对质量要求高,这是小品牌暂时模仿不了的优势。而且鸿蒙智行模式落地速度快,又加持了一波科技力,让不少观望者蠢蠢欲动。
今年春天SAIC尚界正式亮相,很快秋天就会上第一款新车型。从定位它不像其它几个“老江湖”那么沉稳,而更偏向冲击主流市场的新锐角色。如果拿弦乐团来比喻,那它确实像小拇指,看似不起眼,却可以让整体声音更丰富、更饱满。有趣的是,这份谦逊中藏着锋芒,也许将来某一天,会成为舞台上的关键音符呢?
关于开放基因,上汽总愿意讲自己的跨文化故事,包括垂直整合全产业链、不惧跨域竞争等等。这些内容以前只在媒体发布会上见过,但真正落到日常运营,是不是所有员工都信奉这一套,还需要时间检验。不过600万产能资源可不是吹出来的数据,这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底气,也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保障。在质量体系方面,上汽配合鸿蒙智行共同打造严苛标准,为后续进入主流市场提供支撑。不夸张说一句,只要基础够牢,新赛道跑起来才不会掉队嘛!
写这么多,其实心里始终绕不过一个问题: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密码在哪里?或许答案并不复杂——活得久,比什么都重要;从内卷走向共赢,比争输赢值钱;至于那些哲学意味浓厚的话语,“各自精彩,共创未来”,每个人解读不同。但对于我们普通用车族好开、省心、有保障,大概永远排第一位吧?
夜深喝完茶水,再抬头看看楼下灯光闪烁,有一种安静踏实感。如果哪天自己真的换辆新能源,又或者陪父母挑台靠谱家轿,希望还能遇见那些坚持长期主义的大厂团队吧。毕竟好东西,总归值得等一下下……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购车建议或汽车定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