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今年7月古德伍德速度节上那两台轰鸣的V8跑车吗? 当时所有人都以为丰田要全面电动化了结果人家反手就甩出一对王炸GR GT和雷克萨斯LFR。 更让人意外的是这两台性能猛兽搭载的竟是全新研发的4.0升V8混动发动机。
就在上周丰田动力总成开发负责人上原隆史向澳大利亚媒体《CarExpert》透露了这款发动机的细节。 采用模块化设计的V8发动机与雅力士GR概念车的四缸机有着血缘关系排量直接翻倍达到4.0升。 双涡轮增压加上混动系统让这台V8既能爆发600马力以上的功率又符合当下的环保要求。
有意思的是丰田特意为这款发动机开发了两种性格版本。 一个版本更温和适合日常驾驶;另一个版本则更强劲、更耐用专为赛道而生。 这种精分式的设计思路让人联想到丰田旗下两大品牌的不同定位雷克萨斯要优雅GR要狂暴。
雷克萨斯LFR作为LFA的继任者搭载的V8混动系统预计能输出900马力。 这个数据比前任LFA的560马力提升了超过60%。 2.5秒的零百加速时间让LFR直接进入hypercar的竞争行列。 而丰田GR GT虽然功率稍低预计售价会更亲民让更多性能爱好者能够触及。
模块化设计是这款V8发动机的精髓所在。 从1.5升四缸到4.0升V8丰田打造了一个可扩展的发动机家族。 这种设计不仅降低了研发成本还让零部件通用成为可能。 有业内人士分析这款V8发动机的某些部件可能与四缸机共享比如活塞、连杆等核心零件。
涡轮布局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 专利文件显示这款V8采用了一对顶部安装的涡轮增压器这种“热风向标”配置能有效减少涡轮迟滞。 混动系统的电机位置也经过精心设计既保证动力传输效率又不影响整车配重。
上原隆史在采访中解释了选择V8结构的原因:“如果追求速度就需要最大功率。 为了实现最大功率我们必须设计最高转速同时优化燃烧室设计于是选择了V8。 ”这句话透露出丰田对性能的执着追求。 在电动化时代仍然坚持研发高转速V8发动机这需要不小的勇气。
丰田并不是唯一看好V8未来的车企。 梅赛德斯-AMG也在开发新的4.0升V8发动机预计将用于下一代C63和GT车型。 捷尼赛思则把新开发的V8发动机装进了GMR-001赛车正在赛道上进行测试。 甚至连道奇都在研发新的HEMI V8发动机原因是挑战者电动版的市场表现不及预期。
这些车企的集体选择背后是旗舰电动车市场的尴尬现状。 斯特兰蒂斯集团CEO曾公开表示电动肌肉车没有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市场调研数据显示68%的百万级豪车消费者表示他们购买性能车时希望听到发动机的轰鸣声。
今年全球汽车市场的销量结构也反映出类似趋势。 2024年上半年燃油车占比67%混动车18%纯电动车15%。 混动车型的增速明显高于纯电动这说明消费者正在寻找兼顾性能与环保的解决方案。
丰田GR GT的发布时间已经确定在今年12月4日或5日。 这款车将推出公路版和赛道版两种配置其中赛道版会配备更夸张的空气动力学套件。 有消息称公路版的售价可能会控制在15万美元以内而赛道版则可能超过20万美元。
雷克萨斯LFR的节奏稍慢一些预计2025年底首发2026年正式上市。 这款车将采用碳纤维单体壳车身整备质量控制在1500公斤以内。 动力系统除了V8混动单元还将匹配9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FIA GT3赛事规则要求参赛品牌必须推出一定数量的公路量产车。 这也是丰田加速推进GR GT和LFR项目的原因之一。 有内部人士透露丰田计划让这两款车都满足GT3认证要求为未来参加耐力赛做准备。
与前任LFA相比LFR代表了一种技术路线的转变。 LFA使用自然吸气V10发动机以其线性动力输出和高亢声浪闻名。 而LFR转向V8混动路线更强调电驱系统的瞬间扭矩爆发。 这种转变引发了不少争议有车迷认为混动系统会削弱驾驶乐趣。
实测数据表明混动系统反而增强了性能表现。 电机在低转速区间就能输出最大扭矩完美弥补了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迟滞现象。 同时能量回收系统可以让刹车性能更稳定在赛道上实现更晚的刹车点。
丰田的模块化发动机战略不仅限于V8。 有消息称基于同一平台开发的3.0升V6发动机也在规划中未来可能用于IS、RC等车型。 这种平台化思路与大众集团的MQB、MEB平台有异曲同工之妙。
发动机的制造地点也值得关注。 有迹象表明V8发动机将在丰田的元町工厂生产这里也是LFA的诞生地。 元町工厂拥有丰富的碳纤维部件制造经验这或许意味着新车将大量使用轻量化材料。
供应商名单中出现了电装、爱信等熟悉的名字。 电装负责混动系统的电控单元爱信则提供变速箱技术。 这些长期合作伙伴的参与保证了关键部件的可靠性和匹配度。
测试团队在纽伯格林北环进行了大量路试。 有目击者拍到伪装车在赛道上的身影从排气声浪可以判断确实是V8发动机。 测试车手反馈混动系统让出弯加速更加犀利电池重量对弯道表现有一定影响。
丰田内部对这款V8发动机的寿命预期是10年以上。 虽然欧洲市场可能很快会实施更严格的排放法规北美和中东市场对大排量发动机的需求依然旺盛。 这种区域差异化的市场策略让V8发动机有足够的生存空间。
研发团队在声浪调校上花了大量时间。 他们既想要保留V8发动机特有的低沉吼声又要符合噪音法规。 最终解决方案是在排气管中加入了可调阀门在不同模式下提供不同的声浪效果。
冷却系统是另一个技术亮点。 双涡轮增压加上混动系统让发动机舱的温度管理变得复杂。 工程师设计了多套独立的冷却回路分别负责发动机、涡轮、电池和电机的散热需求。
燃油经济性测试显示这款V8混动发动机的综合油耗约为10L/100km。 这个数据对于4.0升排量的发动机来说相当出色几乎与一些2.0T发动机持平。 混动系统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尤其在城市路况下可以纯电行驶。
丰田的竞争对手们也在积极行动。 宝马正在开发新一代V8发动机预计将用于M5和M8车型。 奥迪则专注于V6混动系统也不排除重启V8项目的可能。 这些动态表明性能车市场的技术路线正在多元化发展。
经销商反馈显示已有大量消费者对GR GT和LFR表示出购买意向。 一些资深性能车收藏家认为这可能是最后一代纯燃油架构的V8超跑具有特殊的收藏价值。 这种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市场期待。
生产计划方面GR GT首年产量预计在500台左右LFR则更稀少可能只有200台。 这种限量策略既保证了 exclusivity又控制了研发成本的回收周期。 有分析认为二手市场的溢价可能会很快出现。
赛道测试数据显示GR GT在铃鹿赛道的圈速比上一代NSX快了近3秒。 工程师表示这主要得益于混动系统的扭矩填充特性让车辆在出弯时拥有更好的加速性能。 底盘调校也更偏向赛道取向悬挂硬度比LFA提高了20%。
雷克萨斯LFR的内饰谍照显示这款车将保留部分传统物理按键同时配备全液晶仪表盘。 这种半数字化的设计思路既满足了现代科技需求又照顾了性能车驾驶者的操作习惯。
轮胎供应商是米其林和普利司通。 两家公司为这款车专门开发了高性能轮胎胎面配方针对混动系统的扭矩特性进行了优化。 在干地条件下后轮可以承受超过700Nm的瞬时扭矩。
刹车系统采用碳陶瓷复合材料前轮刹车盘直径达到420mm。 混动系统的能量回收功能可以分担部分刹车负荷在赛道激烈驾驶时传统刹车系统仍然承担主要工作。
空气动力学设计经过风洞测试优化在250km/h时速下可产生超过300kg的下压力。 主动式尾翼可以根据驾驶模式调整角度在直线路段减少阻力在弯道增加下压力。
车身材料使用多种组合包括铝合金、碳纤维和高强度钢。 这种混合材料结构在轻量化和刚性之间取得了平衡整车抗扭刚度比LFA提升了35%。
发动机的维修保养方案已经制定完成。 由于混动系统的加入保养周期比纯燃油发动机更短关键部件的设计寿命更长。 涡轮增压器的更换周期预计在10万公里左右。
音响系统专门调校了发动机声浪传导。 通过车内扬声器放大特定频率的排气声增强驾驶氛围。 这种做法引发争议部分纯粹主义者认为这是对驾驶体验的人为干预。
车载系统可以显示混动系统的工作状态包括能量流动、电池电量等信息。 赛道模式下系统会优先保证电池电量确保随时有足够的电能辅助加速。
变速箱换挡逻辑经过特别优化在降档时会自动补油保持发动机转速在最佳区间。 手动模式下换挡速度比自动模式快30%满足赛道驾驶的精准控制需求。
驾驶模式选择系统提供街道、运动、赛道和湿路四种预设。 每种模式都会调整发动机响应、悬挂硬度、转向手感和电子稳定程序介入时机。
安全系统包括碰撞预警、自动刹车等功能这些系统在赛道模式下会自动关闭。 工程师表示这是为了不干扰赛道驾驶体验同时也提供了足够的安全保障。
排放系统配备了两个颗粒捕捉器满足欧6排放标准。 这种设计虽然增加了排气背压通过涡轮增压系统的优化对动力输出的影响被控制在最小范围。
研发团队表示这款V8混动发动机的平台技术可以支持进一步升级。 未来如果需要应对更严格的排放法规可以通过改进混动系统来实现而不需要重新开发发动机本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