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G7上市在即,23.58万起售配置曝光,L3级智驾成最大看点
七月初这几天,我家楼下修车铺的老李又开始念叨新电车了。他那口头禅“新能源这玩意儿,每年都变个花样”,我听着耳朵都快出茧子。可说真的,这回小鹏G7还真让不少人眼睛一亮——就昨天群里有哥们发了张实拍图,说他试驾完回来腰都不疼了。开玩笑,他那腰,一到长途就喊累。
话说回来,小鹏汽车今年推的新中型纯电SUV——G7,是不是有点意思?官方说是全球首款L3级算力的超级AI车型。我本来对这些高科技词没啥感觉,可预售价一出来,23.58万起,有人直接问:这价位能不能火?
尺寸先摆在这里吧,4892×1925×1655mm,比我表弟家那台老款燃油SUV大了一圈。轴距2890mm,据说后排坐仨成年人腿还能伸直,不信你去4S店溜达下。不过最扎眼还是前脸,那X FACE造型带贯穿灯带,看着挺唬人的。销售顺嘴提过一句,这次后视镜用的是悬浮无边框设计,还加了辅助驾驶的小蓝灯。我摸过一次,那镜面加热、折叠、记忆都有,还有倒车自动翻转和盲区提醒。这些功能别看写起来多,其实用起来也就是偶尔觉得方便,大多数时候还是习惯性自己瞄两眼。
外观颜色六种,我最喜欢星际绿,但老婆嫌太跳脱,她更爱云贝米,说耐脏。内饰讲究什么“光韵乌托邦”理念,我反正只关心座椅舒不舒服。这回四座全通风加热按摩、电动调节,9层结构升级到12层云感,据群友自测,“比以前坐飞机商务舱还软”。不过有人吐槽,中控屏15.6英寸虽然大,但白天阳光直射时多少有点反光,不知道量产会不会改进。
动力方面,全系单电机218kW输出,最高202km/h。有师傅私底下嘀咕:“磷酸铁锂嘛,好养活。”702公里CLTC续航听着美滋滋,可实际跑高速肯定打折扣——这个大家心里都有数。不过800V高压平台配上5C超充技术,上次我们县城充电站装新桩子,有人亲测半小时不到就灌满八成。“续航焦虑基本没啥啦,”他说,“关键得找得到快充桩。”
底盘这一块,新东西挺多,比如DCC动态控制系统和太极液压衬套(第一次听名儿怪拗口),还有什么AI飞坡控制和弯道智能调校。据一个修理厂师傅讲,他试驾的时候专门挑市郊烂路兜圈子,“颠簸过滤得细腻,就是方向盘略微偏重。”但城市道路表现很稳,高速变道也灵巧,不像早几年某些国产纯电SUV开起来晃悠悠的。
智能驾驶才是重点,小鹏自己研发芯片,这事业内其实议论很久了。这次Ultra版塞进三颗图灵芯片,总算力2200TOPS,相当于九颗Orin-X芯片合体,用他们自己的话叫“分布式架构”,主控放副驾下面,两颗管自动驾驶藏后备箱左侧。据传这样布局主要为了散热,也防止突发故障互相影响。有维修工悄悄爆料:“这种方案以后换件可能贵。”
冷门配置方面,有个叫VLA-OL+VLM双模型的组合,本地端直接做决策,无需连网。一哥们去年买P7常抱怨高速断网智驾掉链子,这回据称彻底解决延迟问题。在复杂场景,比如救护车逼近或者塌陷路段,它能主动避让或绕行。“懂事得跟老司机似的”,微信群里有人这么形容。也有人担心本地数据安全问题,不过销售拍胸脯保证隐私妥妥滴。不少家庭用户关心儿童锁、远程空调启动这些生活化功能,新款标配支持App远程操作,还能语音指令调整温度湿度,对南方梅雨季节特别友好。但据邻居反馈,如果地下停车场信号差,有时响应慢半拍,这是无线模块兼容性的问题,以后OTA估计会陆续优化。
再插一句冷知识:前阵子看到行业八卦,说小鹏为保供应链安全,把部分核心零部件交给国内二线供应商生产,所以将来如果遇到批量召回风险,会比以往容易追溯责任。这也是它敢自研芯片、自建算法团队的重要原因之一。不然像前年某品牌因为外采主控板卡短缺,被迫减配降价,小鹏现在明显要规避这种尴尬局面。
价格20万以上到底值不值?我个人琢磨,现在年轻人要么冲科技,要么顾空间与舒适感。如果真如宣传那么智能,再加上空间宽敞、日常养护省事(毕竟磷酸铁锂皮实),对于注重体验的人来说确实吸引力不小。不过二手市场目前没人见过G7流通情况,到底保值率如何,还得等半年一年再观察。有朋友甚至打趣:要是真卖火,下半年街头搞不好满城都是“小绿脸”。
临近上市日,各种消息真假难辨,就像隔壁王叔喝茶时闲聊:“咱买新车啊,就怕买早一步吃亏,多等等总归稳当。”但不得不承认,今年新能源市场风向确实被搅动了一把。至于未来谁笑到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喽……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