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差点儿全球的车企都得停工,就因为荷兰的一次“骚操作”。
这事儿真不是开玩笑,11月初,全球汽车行业的巨头们,尤其是德国那几家,估计办公室里的电话都快打爆了。生产线上的机器人眼看就要无米下锅,成堆的订单等着交付,违约金的数字一天天往上跳。为啥?因为一颗小小的芯片,准确地说,是安世半导体生产的芯片,那玩意是汽车安全气囊、车灯这些关键部件的命根子。
安世半导体,一家中资控股的企业,就这么在10月份被荷兰看守政府给强占了。事先没跟中国商量,甚至连欧盟的兄弟们都没打声招呼,德国人估计心里一万头羊驼奔腾而过,自家的生产线要停摆了,你荷兰倒是提前说一声啊。
这操作离谱到什么程度?荷兰自家的主流媒体《新鹿特丹商报》都看不下去了,直接用“颜面尽失”来形容自己的政府。经济学家阿诺德·布特也公开质疑,一个连正常运作都有问题的“看守政府”,凭什么做这么重大的决策?这背后是不是有大臣想刷存在感,那就不得而知了。
整个外交圈都觉得不可思议,这种事本该是欧盟层面来协调的,你荷兰单枪匹马就干了。外界都心知肚明,荷兰这是在配合美国9月底的出口管制规则,想表个忠心。结果没过多久,特朗普那边就把这事儿给按下了“暂停键”,荷兰瞬间被晾在了半空中,那叫一个尴尬。香港大学的地缘政治分析师说得更直白,特朗普一句话,就让荷兰之前行动的“必要性”成了个笑话。
就在全球车企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荷兰自己又骑虎难下的时候,中国商务部出手了。11月1日,一则出口豁免声明出来了,意思很明确:符合条件的芯片出口可以豁免,遇到困难的企业可以直接联系中方。
这一下,全球车企松了一口气。香港的《南华早报》分析说,中方此举就是为了稳住安世半导体的全球供应,保障汽车行业这个大动脉别出问题。美国供应链专家卡梅伦·约翰逊更是急着呼吁,荷兰闯的祸让全球制造商都跟着倒霉,必须尽快解决,哪怕把国王请出来协商都行。可见这事儿拖下去,损失有多大。
其实早在10月21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就已经敦促荷方要讲契约精神,尽快拿出解决方案。现在中方的出口豁免,算是给这僵局撕开了一个口子,也给足了荷兰台阶下。
说到底,这件事给所有人提了个醒。全球化的今天,供应链早就把大家捆在了一起,谁也别想独善其身。动不动就泛化“国家安全”的概念,不尊重市场规则,随便干预企业经营,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荷兰这回算是把里子面子都丢了,也让大家看清了,在全球经济这张大网里,单边主义是真行不通。希望他们能看清形势,毕竟,再这么拖下去,损失的可就不只是脸面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