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新车潮:全新马自达CX-5、乐道L90与零跑C11同步亮相
每年七月,总觉得空气里都带着点躁动。刚好,最近修理厂的老李又在和我念叨,说现在发布会也开始讲究“吉日”了——你看小米汽车总爱挑周四搞事情,这不,下周四(7月10号),车圈又要热闹起来,三款各有来头的新车同天扎堆,有的首秀、有的预售、有的直接上市。前几天还在茶馆听见隔壁桌几个哥们讨论,到底谁才是下半年最值得期待的新面孔。
先说那台被无数人等得脖子都长了的新一代马自达CX-5。这次终于不再吊胃口,首发定档7月10号。身边那个一直开着老款阿特兹的大表哥早就摩拳擦掌。他嘴上总嫌马自达“轴”,其实骨子里喜欢那种执拗劲儿。这回换代,不光外观还是魂动风格——大灯线条细腻了些,但远远一眼还是熟悉味道。据说内饰很可能借鉴EZ-6那套布局,大屏幕和横贯式出风口,看起来更顺眼些。
动力系统这次算是大动作,2.5L混动据传能压榨出300多匹马力。有个维修师傅打趣:“别净想着丰田混动,人家广岛工匠自己也不是吃素。”其实前几年修过几台老CX-5,那时候发动机舱布局紧凑到让人抓狂,不过耐用是真的没话说。有意思的是,这代如果真用上新混动系统,也许以后保养时油电协作部件得格外留神,据圈里消息,新型逆变器成本可不低。不过对于北方冬天冷启动慢的问题,希望这回能有改进。
再聊聊乐道L90。预售也是卡在同一天,说实话我第一次看到官图,还以为是哪家进口MPV。实际尺寸比想象中还要庞大,5145毫米长度、3110毫米轴距,一副标准“大块头”。朋友小刘家里孩子多,他盯上的就是这个2+2+2六座布局,“二排右侧零重力座椅”,他笑称以后老婆带娃睡觉不用怕腰疼了。而且第三排居然还有独立调节按钮,比不少合资SUV厚道太多。
有个冷门配置让我印象深刻:240升电动前备厢。我记得去年去草原露营时,同伴特意抱怨后备箱被杂物塞满,要是早点遇见这种设计就省心多了。全域900V平台、电池包85度起步,还有磷酸铁锂/三元锂两种方案,对南方城市高温环境友好不少。不过群里的老司机提醒一句,高压快充虽爽,可夏季暴晒后最好别马上插枪,否则对电芯寿命影响挺明显——这是他去年夏天换电池时总结出来的小教训。
新款零跑C11赶着上市节点,也安排在7月10号正式亮相。我邻居王叔家的旧C11增程版去年刚入手,现在天天琢磨值不值升级。他最关心内饰变化,以前吐槽“三联屏看着花哨但反光厉害”,如今改成17英寸单屏加双色真皮,中控下方木纹装饰板摸起来倒挺舒服。“方向盘打孔皮握感提升不少,就是镀铬装饰容易粘指纹。”王叔边擦边唠叨,每逢洗车必抱怨一次。新版纯电车型动力提升到220千瓦,据试驾过的人说市区红绿灯起步确实窜劲十足,但高架巡航能耗控制一般般,还需优化软件逻辑才能发挥最大优势。
增程与纯电双版本继续共存,用的是磷酸铁锂包,不过供应商从中创新航到蜂巢能源都有涉猎。不少人关心后期维保费用,我帮朋友查过配件价格,相比某些进口品牌便宜不少,但更换主驱逆变器仍属“大工程”。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上个月城郊高速发生一起追尾事故,其中一辆正是上一代CX-5,被撞之后气囊及时弹出,人没事,只不过保险杠和水箱支架全毁,好在维修周期短、配件易找,这是国产化率高的一点好处。而另一辆则是一台初版乐道产品,由于智能驾驶摄像头受损导致辅助功能失效,被拖回4S店研究半个月才解决问题。据技师私下透露,目前视觉智驾方案对极端天气识别还有待完善,下雨夜间建议手脚勤快点,多观察路况,不可完全依赖自动驾驶辅助功能。这一点,在群里经常被老司机反复提及:“机器终归替不了脑瓜。”
至于这些新车型最终表现如何?只能等时间验证。今年盛夏或许有人开着全新的六座MPV去海边野餐,也有人守着魂未散尽的经典SUV穿梭街巷;而那些追求科技感与舒适并重的人,则可能已经坐进重新定义空间美学的智能座舱。一切如旧,又仿佛悄然生变。在这个浮躁又热烈的时候,总归会有人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