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没想到,理想i8的发布会,最火的是一条对撞测试的视频。
前两天的理想i8上市发布会上,播放了一条理想i8和重卡对撞的测试视频。
对撞的对象是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旗下的乘龙卡车,重达8吨,而理想i8在2.6吨左右。
视频中,理想i8以100km/h的相对速度正面对撞了重卡,理想i8车身结构几乎无变形,A柱、B柱、C柱、门梁都没有变形。
反观另一边,重卡驾驶室与货箱脱离、车轮弹起,惨不忍睹。
其实除了这个之外,理想i8还放出了一个侧面碰撞重卡的测试视频,理想i8的9个安全气囊全部打开,电池包没起火、漏液,门把手都自动弹出并解锁,紧急报警电话也自动触发。
但因为重卡战损不严重,关注的人明显少一些。
乘龙卡车在舆论发酵后迅速指责该测试构成严重侵权、误导公众,质疑视频真实性,称理想使用特定场景测试,与实际场景运营存在严重差异
理想汽车的回应也很硬气,首先表示测试是基于真实交通场景的模拟,全权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完成,测试车辆、场地、设备等均由检测机构提供,理想方无指定。
随后其高管又在社交平台上接连发声,表示可以直播复测。
其实双方争议和舆论关心的无非是:理想i8在正面碰撞里能把重卡撞得车轮腾空、驾驶舱与货箱脱离,这个测试场景和速度到底是个什么水平?
以及最关键的,到底是不是理想刻意设计的造假,还是这重卡真的质量不行?
首先是第一点,关于速度问题,大家下意识以为理想i8是100km/h的时速冲上去的,其实并不是。
理想i8是以60km/h的速度与40km/h的重卡完成正面碰撞,两车是相对速度能达到100km/h。
这个速度有多恐怖呢?
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有针对乘用车与大型车辆正面碰撞的测试,但这类测试最难的通常是以正面偏置碰撞的形式进行的。
其中,“乘员侧正面25%偏置碰撞”是目前关于被动安全碰撞测试中最严苛的一个项目,全世界所有的碰撞测试机构中仅仅只有两家在做,那就是中保研和IIHS。
也就是模拟车辆前端一侧与卡车车头或者其他固定物体发生碰撞,测试速度为64km/h。
IIHS不同时期的侧碰壁障
但当另一头同样是以40km/h移动的车辆时,初中物理及格的朋友就能根据动能公式E=1/2mv²算出相对速度增加 67%,但因能量与速度平方成正比,导致能量增加178%,碰撞能量接近3倍于撞静止车。
当然,这是一个非常非常简单且粗糙的计算,只是用来给大家做个理解示意。
理想这次在前置条件上做了取舍:碰撞角度上,没有上最难的偏置碰撞;而在速度上,则是主动上了难度。
不过根据过往的新闻来看,理想可能是选取了一个自己车主真实遇到过的事故场景,倒也无可厚非。
建议可以在后面的直播里把这些更难的场景搬出来,毕竟要直播,就要玩点大的,相信也不止我一个人喜欢看热闹。
第二点,关于大家质疑在正面碰撞里能把重卡撞得驾驶舱与货箱脱离,这到底是理想i8功力了得,还是重卡本身自愿“低头”的?
由于大多数重卡采用的是非承载式车身,即驾驶室和货箱/底盘都是相对独立的模块,驾驶室是固定在车架上,而货箱则大多直接刚性连接在大梁上。
这样子只需要苦一苦司机,毕竟乘坐感受和舒适性不好,但保障了车身强度和载重能力。
在正面碰撞时,由于驾驶室和底盘不是刚性连接,是会发生脱落,但跟断裂还不是一回事,只是惯性前翻,得赖牛顿。
实整个撞击的过程,因为车型有高度和重量差异,两个车的碰撞受力特征是有明显不同的。
尤其是质量的巨大差异会产生不同的加速度,车辆运动姿态的差异也会非常明显。
即便按照最乐观的假设,高中物理及格的朋友就能根据理想i8碰撞前速度为60km/h,带假人和设备的车辆有个2.7吨,那碰撞中的平均冲击力根据冲量定理F=I/t 粗略计算,碰撞瞬间冲击载荷也会达到惊人的90吨以上。
只要在最终碰撞过程中,卡车受到的反作用力大于卡车自身的重力,就有可能出现起跳现象。
至于前面说的向前翻转的情景,只要驾驶室的质心点与铰链旋转中心有高度差,那就有可能导致在碰撞过程中产生较大弯矩,最后超出驾驶室锁止机构承载极限。
从最后卡车车架前端整体基本保持稳定,驾驶室结构完整无变形、车门可以正常开启就能看出,卡车和理想i8一样,也并没有什么质量问题。
不过,你要说理想在这件事中处理的一点问题都没有,那肯定也不是。
关键还是在于测试信息的不透明,比如重卡的驾驶室锁止情况展示,撞击的角度和时机,货箱的载重情况,包括关于这次测试背后的数据解读,可以设置一个环节和大家交代清楚,而不是简单地用一个撞击的画面一笔带过。
这些问题,希望理想在后续的直播测试里都能完善起来。
写在最后
其实这件事说到底,是大家对于对新车不一定关注,但对新车搞碰撞测试,肯定关注。
比如IIHS最出名的“卡车钻撞测试”,但它的测试对象并非后方乘用车,而是对前方卡车下护板结构安全性的测试,变量是前方被撞击的卡车。
通过用同一型号的乘用车分别撞击不同卡车的下护板结构,来验证不同卡车的车尾、车侧两处下护板结构,对后方车辆追尾碰撞时的安全性影响。
IIHS此项碰撞的形式,除了30%重叠之外还有50%重叠以及100%重叠。
建议之后车企的测试也可以多些场景,多些角度。
还是那句话,我们对于这些碰撞测试结果越关注,车企才在安全性上越不敢偷懒打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