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亦庄试驾场跑了三圈纯电卡宴,回家路上我给燃油版拍了47张照片准备挂闲鱼降价9万
四台电机同时爆发的瞬间,我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完了。
不是车的问题,是我那台开了三年的燃油版,可能真要找新主人了。1000匹马力听起来像营销话术,但当你右脚踩到底,2.9秒内从静止冲到100公里,整个人被摁在座椅上动弹不得的时候,你会明白有些数字不是用来吹的。
更离谱的是过弯。五米长的大家伙在山路十八弯居然能像小钢炮一样精准漂移,四个轮子各管各的,想让哪个轮子出力就出力。你很难想象一台SUV能在弯道里做出这种动作。
中控那块屏藏着心机
12.25英寸曲面屏不算稀罕,稀罕的是这个曲率。
手伸过去刚好贴合弧度,不用探身不用歪头,指尖到屏幕边缘永远是最舒服的距离。大中午太阳晃眼的时候,导航图标照样看得清清楚楚。冬天去崇礼,戴着厚手套也能精准点按切歌。
副驾那块屏设计得挺鸡贼。坐副驾的人搜了目的地想直接发过来?可以,但主驾必须点确认才生效。大概设计师也经历过“手滑导错路”的惨案。
四块屏幕同时跑导航、音乐、AR实景,芯片算力撑得住,后台还能偷偷下固件包。这种配置放在两年前,想都不敢想。
113度电能跑多远
北京到青岛,空调开22度,音乐开到五格,导航全程在线。
到地方还剩18%的电。750公里续航不是实验室数据,是真能跑出来的。
充电倒是让我意外。找了个400千瓦的桩,喝杯咖啡刷会儿手机,电量从10%跳到80%。以前总觉得电动车跑长途麻烦,现在看来,或许是我的认知该更新了。
电池包底部那层护板硬得离谱。试驾教练专门带我走了段烂路,托底的时候听着挺吓人,下车一看,连划痕都没有。
北方冬天见真章
门板、扶手、中控盖板,摸到的地方基本都做了加热。
十二个分区独立控制,想暖哪儿暖哪儿。3秒钟升到45度,比空调来得快。上车前手机远程启动,五分钟后车门解冻、座椅温热、方向盘化冰,羽绒服直接扔后排。
副驾扶手的加热能单独关。这设计挺懂行,至少能避免“你说冷我说热”的争吵。
后排藏着功夫
空气悬架每秒扫路面1000次。
过减速带的时候,后排化妆的人手不会抖。这悬架调校的功力,不是谁都能做到。提前预判坑洼,车身自动调整,坐后排的人甚至感觉不到路面起伏。
天窗做了九个分区,透明度三档可调。想拍照全开,想睡觉磨砂,想看星空调到40%柔光。1.35平方米的面积配上双层隔音玻璃,120码巡航时车内说话不用提高音量。
语音助手有点东西
说“我冷了”,空调自动加两度,座椅加热升一档,音乐切到舒缓的合成器。
说“想嗨一下”,氛围灯变紫色,副驾屏放MV,悬架降到最低。这些联动不用手动设置,车自己就懂。
中英文混着说也能识别。“导航到三里屯然后找家taco店”,车机自动规划路线,顺便把大众点评评分高的店排好序。
掉头半径11.1米
后轮转向这个配置,开过才知道多实用。
60公里以下后轮反着转5度,掉头一把过,北京二环那些窄胡同也不怕。60公里以上同向转3度,高速并线稳得像高铁。
五米车身停车入库,比很多紧凑型轿车还灵活。这技术或许不算新鲜,但用在这台车上,效果确实明显。
拖个房车去崇礼
3500公斤拖曳能力,比多数皮卡还猛。
拖车辅助功能会自动反向引导,新手三分钟就能学会倒房车。拖着两吨半的家伙上山,悬架自动后沉保持水平,车灯照路不晃眼。
能量回收强度会根据拖车重量自动调,既不推头也不掉速。
开了二十多年车的一点看法
见过太多只会堆参数的产品。
这台车打动我的地方,倒不是那些数字,而是保时捷终于把“电动”和“好开”这两件事捋顺了。暴力但不粗野,豪华但不浮夸,智能但听话。
燃油版挂闲鱼三天,七个人问价,两个约了看车。
你说这能说明什么?我不做评价。各位自己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