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沃掀桌子,依维柯玩杂耍:欧洲卡车巨头为何集体“发疯”?

讲真,最近的卡车圈子,突出一个不务正业。

一个个浓眉大眼的主机厂,不好好琢磨怎么让司机师傅们多挣两个辛苦钱,一天到晚净整些花里胡哨的。这已经不是内卷了,这是发疯,是大家围坐一桌,发现蛋糕不够分,最好的手段不是抢,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就说沃尔沃,最近在巴西被人逮到个新车,叫FH 560。

沃尔沃掀桌子,依维柯玩杂耍:欧洲卡车巨头为何集体“发疯”?-有驾

诶,有朋友可能要说了,不就多个型号吗,至于吗?

至于,太至于了。坏了菜了,问题就出在这个560上。以前,沃尔沃的13升发动机,你再怎么压榨,顶天了也就540马力。想上更高的马力?可以,加钱,上16升的FH16,那是另一个次元的物种。结果现在,沃尔沃不装了,摊牌了,直接把一台13升的“小”发动机,硬生生压榨出了560马力,扭矩干到了惊人的2900牛米。

沃尔沃掀桌子,依维柯玩杂耍:欧洲卡车巨头为何集体“发疯”?-有驾

这是什么概念?这就好比一个金丹期大圆满的修士,突然有一天掏出了一件只有元婴老祖才能催动的法宝,还用得贼溜。隔壁的斯堪尼亚,他家的560R,扭矩是2800牛米,一直觉得自己挺牛的。现在沃尔沃直接多你100牛米,就问你气不气?这100牛米可能在实际运输里屁用没有,但在PPT和宣传稿上,这就是天壤之别。这是赤裸裸的挑衅,是把脸凑到斯堪尼亚面前说:时代变了,大人。

沃尔沃掀桌子,依维柯玩杂耍:欧洲卡车巨头为何集体“发疯”?-有驾

沃尔沃官方还装傻,说这是瑞典原型车,拉到巴西做测试,不一定给巴西市场。是是是,你们说的都对。这操作典中典,就像学霸考了第一还说自己没复习好。谁信啊?这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闪电战,目的就是告诉所有人,我要掀桌子了,你们看着办。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更颠的还在后面,德国A2高速上,有人拍到了第二代的沃尔沃FH Aero纯电卡车。这车早就说要出了,但这次是高清无码。600公里续航,兆瓦级快充40分钟能从20%干到80%。

听起来很美好,对吧?我作为一个开过电动爹的中年人,看到这种数据,第一反应不是兴奋,是PTSD。600公里续航,那是在实验室里,不开空调,不听歌,司机还得是体重45公斤的纸片人,一路匀速跑出来的。你放到现实里试试?冬天开个暖风,堵车堵上两小时,续航直接给你打个骨折。到时候几十吨的大家伙趴在高速上,那画面,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

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同样,电动卡车的关键也不在续航,在充电桩。现在搞个兆瓦级充电站跟保护珍稀动物一样,全德国就那么几个。你指望这个普及?梦里啥都有。

沃尔沃掀桌子,依维柯玩杂耍:欧洲卡车巨头为何集体“发疯”?-有驾

然后我们看看依维柯,在巴西搞了个Daily Multifuel。这名字一听就很玄学,叫多燃料兼容车。能烧生物气,也能烧乙醇。这车的设计思路,简直就是一个求生欲拉满的缝合怪。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巴西这种地方,电网跟闹着玩儿似的,你跟他说电动化,他觉得你在讲科幻小说。生物气听着环保,但加气站比大熊猫还少。乙醇倒是多,甘蔗地里到处都是。于是依维柯就悟了,搞了个双系统,左边是气罐,右边是油箱,发动机左右开弓,有什么燃料就吃什么。这哪是卡车,这是《道诡异仙》里的坐忘道,见什么学什么,突出一个精神状态不稳定。这种车,你别说,可能还真是在那种基建一言难尽的地方,最靠谱的“环保”方案。它不先进,但它能活。能过,就是能过。

沃尔沃掀桌子,依维柯玩杂耍:欧洲卡车巨头为何集体“发疯”?-有驾
沃尔沃掀桌子,依维柯玩杂耍:欧洲卡车巨头为何集体“发疯”?-有驾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细品,是不是这个理?

再看DAF,这家伙更实在,直接推出了原厂的五轴10x4底盘。以前这玩意儿得找第三方改装,费时费力还贵。现在DAF说,别麻烦了,我直接在生产线上给你焊好。技术上总重能到52吨。

这事儿妙就妙在,它像一个逻辑陷阱。车是造出来了,但能不能上路,上路能拉多重,不是厂家说了算,是各国交通部门的大爷们说了算。荷兰说,可以,50吨,你随便跑。瑞士说,行,40吨,不能再多了。到了德国波兰,人家法规里压根就没“五轴单车”这个概念,直接按四轴车算。

沃尔沃掀桌子,依维柯玩杂耍:欧洲卡车巨头为何集体“发疯”?-有驾

你看,这就是典型的欧洲式幽默。我卖给你一把屠龙刀,但你家小区不让带管制刀具,这能怪我吗?这不怪我。这种产品,与其说是为了拉货,不如说是为了给各国的法律工作者创造KPI。

至于什么International万国卡车在美国测试新驾驶室,彼得比尔特交付了第10万台567车型,这些新闻,讲真,就像你每年都会看的春晚小品,你知道它会发生,也知道它大概什么样,但就是激不起半点波澜。特别是彼得比尔特,交付10万台车当然牛逼,但这种感觉就跟我楼下包子铺卖出第100万个包子一样,我只会觉得老板真能坚持,但不会觉得他家的包子突然就变成了龙肉馅儿的。会买的人,就是喜欢那个品牌本身,这是一种信仰,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这种爱真的很特别,跟性能无关。

最后必须提一下瑞典的Einride,搞无人驾驶卡车的,又融了1亿美元。这帮人的卡车,连驾驶室——那个移动的道观——都不要了,要么AI自己开,要么远程遥控。听着是不是特别赛博朋克?

但我跟你讲,所有脱离现实场景谈自动驾驶的,都是耍流氓。无人驾驶卡车最大的挑战,不是在瑞典那种人比鹿还少的高速上跑,而是把它扔到中国任何一个物流园里。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的AI能计算出从草丛里突然窜出来的电瓶车吗?你的激光雷达能识别出伪装成减速带的本地土狗吗?你的算法能理解一个保安为了五毛钱停车费跟你耗半小时的决心吗?

沃尔沃掀桌子,依维柯玩杂耍:欧洲卡车巨头为何集体“发疯”?-有驾

不能。所以说,这玩意儿就是资本市场的故事会,是讲给投资人听的睡前读物。大家都很爱听,因为梦里什么都有。

所以你看,整个海外卡车行业,就是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沃尔沃在秀肌肉,依维柯在玩杂耍,DAF在搞法律辩论,Einride在画一个天大的饼。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假装自己还在进步,还在努力。但拨开那些花里胡哨的技术名词和公关稿,核心就一个字:熬。熬死对手,你就赢了。

沃尔沃掀桌子,依维柯玩杂耍:欧洲卡车巨头为何集体“发疯”?-有驾

这帮欧洲人就是闲的!熬着吧,反正最后大家都要面对一个问题,司机越来越少,油越来越贵,货越来越难拉。到那个时候,谁的发动机马力大,谁的底盘轴多,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谁还能开得动。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