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克萨斯,这个曾以“进口即豪华”著称的日系品牌,终于放下身段,在上海金山区动工建设其首个海外新能源工厂。然而,这个姗姗来迟的工厂,能否在2027年投产时,赶上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末班车呢?
五年迟疑,雷克萨斯被迫转型
五年前,雷克萨斯中国高管还在坚称“进口品质是核心竞争力”。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风起云涌,比亚迪月销破20万,蔚来ET5横扫江浙沪高端市场,雷克萨斯却面临着销量下滑、产品力不足的困境。燃油车红利殆尽,ES等车型降价促销也难掩颓势,RX/NX等SUV车型更是跌出豪华SUV销量TOP10。在这个关键时刻,雷克萨斯选择在上海建厂,是无奈之举,也是转型自救的然选择。
2027年投产,雷克萨斯能否逆袭?
雷克萨斯上海工厂规划年产能10万辆,采用丰田新e-TNGA平台,并明确将出口日本及海外市场。然而,2027年投产的时间线过长,届时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更加成熟,竞争也更加激烈。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能量密度可能突破350Wh/kg,对坚持固态电池路线的丰田系构成降维打击;城市NOA或将普及,而雷克萨斯目前连基础L2+功能都未全系标配;Z世代消费者对“雷车”的品牌认知度,可能还不及蔚来NIO Life的周边产品。雷克萨斯能否在短时间内提升产品力、完善智能化配置、重塑品牌形象,将决定其未来的命运。
国产化之路,机遇与挑战并存
雷克萨斯国产化之路充满挑战,但也蕴藏着巨大的机遇。本土化生产可以显著降低成本,提升价格竞争力,更好地满足中国消费者对豪华车的需求。雷克萨斯中国已启动RCE(Regional Chief Engineer)体制,让本土工程师主导开发,这相较于过去“名古屋决策-全球执行”的模式已是巨大突破。若能真正吸收中国互联网产品的迭代思维,或将诞生不同于现款车型的“特供产品”。
雷克萨斯,能否在中国市场续写辉煌?
雷克萨斯上海工厂的建立,是其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一步。然而,能否在2027年投产时,赶上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末班车,还需要时间来验证。雷克萨斯需要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变革,在中国市场找到新的增长点,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展望未来,雷克萨斯能否续写辉煌,让我们拭目以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