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系豪车大瘦身,裁员提前补偿诱人!

BBA车企大瘦身:15%裁员提前,N+9补偿金成亮点

在汽车圈里,近BBA(奔驰、宝马、奥迪)圈子里的一家德系豪车厂商可是动作不小,第二波裁员风暴眼看就要席卷而来。原本打算明年才动手的15%人员削减计划,现在硬是提前到今年下半年就要执行了。啧啧,这节奏赶得够急的。

上半年这家车企就已经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轮瘦身,当时给出的补偿方案是工龄N加9个月薪资。这么阔绰的赔偿方案,一听就知道不是国产车企能拿得出手的,妥妥的外资大手笔。这次裁刀主要砍向销售和金融这两块地盘。销量都跌成这样了,当然不需要那么多销售人员在那儿干瞪眼。汽车金融这块现在也在大整顿,自然要精简队伍。

有意思的是,2月那轮裁员有个小福利——如果被裁后两个月内没找到新工作,还能多拿两个月工资。算下来就是N+11再加年终奖,差不多13个月的补偿金进账,外加年金待遇。难怪有些网友在评论区乐呵呵地说家里人已经拿钱走人了,这不就是意外收获一笔横财嘛。

德系豪车大瘦身,裁员提前补偿诱人!-有驾

国内车市风向早已大变天。咱们中国这个人口大国需求量巨大,以前市场都被德系、日系这些洋品牌尤其是豪华车占据了大头。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国产新能源车崛起得快,这些传统燃油车厂商被打得措手不及,只能靠裁员来保住利润线。人工支出是企业大的开销之一,为了健康活下去,适当"瘦身"也是没办法的事。不过对那些被裁的员工来说,有这么丰厚的补偿,至少短期内不用太担心生计问题。

奔驰中国此次裁员比例约15%,波及超2000名员工,主要集中在销售体系(4S店渠道)和汽车金融部门,研发部门未受冲击。被裁员工普遍为5年以上工龄的无固定期限合同持有者,补偿方案达N+9至N+11,远超行业标准(如保时捷N+6、互联网大厂N+3)。这一“高额赔偿”策略既转移了舆论焦点,也暴露了奔驰急于优化中国团队的迫切性。

德系豪车大瘦身,裁员提前补偿诱人!-有驾

销量与利润双杀,2024年奔驰中国市场销量68.36万辆,同比下滑7%,拖累全球净利润暴跌28%至104亿欧元。电动车销量仅18.5万辆,暴跌23%,远落后于比亚迪、蔚来等本土品牌。价格战反噬品牌,为应对国产新能源冲击,奔驰终端降价幅度高达10%-15%,但“降价→销量未增→品牌受损→再降价”的恶性循环导致单车利润缩水2.7%。渠道模式过时,传统4S店客流量下降30%,新能源直营模式挤压线下渠道效率,金融部门人工审核岗位被数字化系统替代50%。

行业启示:传统巨头的转型阵痛,战略取舍:从“燃油车守成”到“电动化突围”,奔驰保留研发部门并计划推出7款中国专属车型,L2++级智驾系统研发提速,但“油改电”产品缺乏竞争力,与蔚来ET系列、小米SU7等智能化车型差距拉大。组织重构:裁员仅是开始,奔驰计划到2027年全球削减成本50亿欧元,中国区裁员是“NextLevelPerformance”计划首步,后续或关闭低效工厂、优化供应链。

德系豪车大瘦身,裁员提前补偿诱人!-有驾

豪华车市场格局重塑,2024年外资豪华品牌在华销量整体下滑超10%,而蔚来、理想等国产高端品牌增长76%。BBA(奔驰、宝马、奥迪)光环褪色,消费者更愿为技术体验而非车标买单。

未来展望:在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下,传统豪华品牌若不能在产品创新和用户体验上迅速突破,其市场地位将面临更大挑战。而这次裁员,或许正是奔驰为未来转型付出的要代价。

对于从业者而言,提升技能、拓宽职业路径将是应对行业变局的关键。而对于我们这些汽车爱好者来说,这场行业变革也将带来更多新车型、新技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汽车资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