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看着比实际值钱
第一次在停车场见到实车,那八边形中网配上矩阵式大灯,比同价位的宝马 X1 看着凶多了。我选的冰川白车漆,阳光下泛着珍珠光泽,洗干净停在公司楼下,总有人以为是四十万的车。有次去接客户,他绕着车转了一圈:"你这是新款 Q5 吧?看着比我那辆老 Q3 大多了。"
车身四米五出头,在 SUV 里算小个子,老小区停车比我以前的途观方便多了。上礼拜去菜市场,门口那条窄路,一把方向就拐进去了,卖菜的大妈看得直乐:"你这小车跟玩具似的,比我儿子那辆 CR-V 灵便。" 确实,不到四米六的车长,在市区钻小巷子毫无压力,有时候遇到会车,稍微往后倒点就能错开。
车尾的贯穿式尾灯是点睛之笔,晚上刹车时亮起来跟条光带似的,后面的车老远就能看见。但后保险杠是塑料的,有次倒车没注意,怼到了花坛沿上,虽然没掉漆,但凹进去一小块,4S 店说要换整个保险杠,得两千多,最后我找了个修车铺,花三百块吸了出来。
轮毂是 18 英寸的,五辐造型比 X1 的好看,但胎壁有点薄,过减速带得慢点。有回没注意,"哐当" 一声,轮毂边缘磕出个小坑,虽然不影响开,但看着别扭,后来花五十块买了个轮毂贴盖上。轮胎是韩泰的,抓地力一般,雨天急刹有点打滑,早知道加钱换米其林了。
内饰:科技感够但细节糙
拉开车门,第一感觉就是比老途观精致多了。12.3 英寸的全液晶仪表 + 10.1 英寸的中控屏连在一起,看着跟奥迪 A6L 似的。我最喜欢把导航投到仪表上,开车时不用低头看中控,安全感瞬间提升。有次带丈母娘出门,她盯着屏幕直念叨:"现在的车真先进,比我家电视还清楚。"
中控台是软性材质包裹,摸着手感不错,但副驾前面那块是硬塑料,用手指一敲 "咚咚" 响。我那开 A4L 的表哥总嘲笑我:"你这三十万的车,还在用塑料件,不如我那车全是软包。" 确实,对比过 A4L 才知道,Q3 的内饰用料还是差了点意思。
座椅是真皮的,夏天不闷汗,冬天套个坐垫也不滑。主驾能电动调节,调个舒服的姿势不难,但腰部支撑差点意思,开长途超过两小时就得垫个靠垫。媳妇总说副驾的座椅比主驾舒服,其实就是她体重轻,感觉不到腰部支撑不足。
后排空间比想象中强,我 1 米 78 的个子坐进去,膝盖离前排还有一拳距离,比朋友的宝马 X1 宽敞。但头部空间有点压抑,我那 1 米 85 的发小坐进去,头顶离车顶就两指,一路都低着头,说跟坐禁闭似的。
储物空间中规中矩,门板槽能放下两瓶水加一把伞,中控台下的掏空设计能放媳妇的大包包。但扶手箱有点小,只能放下一包纸巾加一个手机,我那台单反相机根本塞不进去。有次带家人出去玩,相机只能扔在后座,刹车时差点滑到地上。
动力:够用但别想飙车
我买的是 40TFSI 版本,2.0T 低功率发动机,150 马力,平时市区开足够用。红绿灯起步虽然不算快,但后段加速还行,高速上超货车很轻松。有次在国道上,一辆大货车慢悠悠占着快车道,我深踩油门,转速直奔四千转,车子 "噌" 地就窜过去了,比我以前那台 1.8T 的途观利索多了。
7 速双离合变速箱平时挺平顺,但低速堵车时偶尔会顿挫。有次在早晚高峰,车速 20 公里左右跟车,变速箱在 2 挡和 3 挡之间来回切换,顿挫感跟坐船似的,媳妇说还不如她那台 CVT 的轩逸舒服。问 4S 店,师傅说这是双离合的通病,跑段高速就好了。
油耗有点出乎预料,市区堵车时表显 8.5 个油,加 95 号油,一箱油能跑 500 公里出头。我每个月油钱八百左右,比开途观时多花一百五。有次在加油站,加油员还问我:"你这是 1.4T 的吧?比我那台 2.0L 的 RAV4 还省油。"
底盘是真硬,过减速带得跟挪车似的。有次没注意,时速 30 公里冲过减速带,整个车蹦了起来,后排的丈母娘头差点撞到车顶,回来直骂我:"你这破车还没我那老年代步车舒服。" 但跑高速特别稳,120 公里时速变道,车身一点不晃,比我以前的途观强多了。
日常用车:惊喜和糟心事对半开
停车是真方便。四米五的车长,不管是商场的标准车位还是小区的紧凑车位,一把就能扎进去。有次在超市停车场,我旁边停了辆汉兰达,那车主看着我轻松停车,羡慕地说:"还是小车好停,我每次都得倒两把。"
油耗是真喜人。我做过测试,市区堵车时百公里 8.5 个油,跑高速定速 120 公里是 6.8 个油,综合下来 7.5 个油左右。上个月跑了趟长途,来回 600 公里,加了 400 块油还剩一格,比同事的宝马 X1 省了五十块。
保养比想象中贵。首保在 4S 店做的,换了机油机滤,花了 1200 块,比我以前的途观贵了三百。师傅说奥迪的机油是全合成的,一万公里一保,算下来也差不多。但空气滤芯和空调滤芯得五千公里一换,俩加起来三百多,比途观贵一倍。
储物空间有点抠门。后备箱常规容积 380 升,比途观小了 50 升,放个婴儿车加两个行李箱就满了。有次帮媳妇搬嫁妆,把后排座椅放倒,才勉强塞下一个小衣柜,同事说他的 CR-V 不用放倒后排就能装下。
隔音效果分情况。市区开挺安静,胎噪风噪都不大,但高速上超过 100 公里,风噪就明显了,特别是 A 柱那里,呼呼的响。有次跟后排的客户打电话,得扯着嗓子喊,他还以为我在工地上。
音响效果一般,标配的是普通音响,听流行歌还行,听摇滚就有点糊。我那开 A6L 的朋友嘲笑我:"你这音响还没我那车的一半好听。" 确实,早知道加钱选装 BOSE 音响了。
跟竞品比:各有胜负
我表哥开的是宝马 X1,我们经常换着开。他总说他的车空间大,后排能跷二郎腿,但 Q3 的内饰比 X1 精致多了,全液晶仪表看着就比 X1 的机械仪表高级。有次我们一起去郊游,他的 X1 后排确实宽敞,但我这 Q3 的操控更好,过弯时侧倾比 X1 小。
不过 X1 的 1.5T 发动机比 Q3 的 2.0T 省油,市区开他的车表显 7.5 个油,比我这 Q3 省 1 个油。表哥总嘲笑我:"你这 2.0T 还没我 1.5T 省油,奥迪的发动机技术不行啊。" 我只能回他:"你那是三缸机,抖得跟拖拉机似的,我这四缸机平顺多了。"
同事有辆奔驰 GLA,他说他的车比我这 Q3 有面子。确实,奔驰的三叉星标比奥迪四个圈唬人,开出去泡妞成功率更高。但论空间,他那车后排比 Q3 还小,我 1 米 78 坐进去顶头,他每次都得把座椅调到最靠后,副驾的人腿都伸不开。
GLA 的内饰比 Q3 精致,到处都是缝线和金属饰条,不像我的 Q3 还有不少硬塑料。但动力不如 Q3,他那 1.3T 发动机,红绿灯起步总被我甩在后面,有次他急了,深踩油门想超我,结果发动机嘶吼半天,还是没追上。
适合啥人:这些情况闭眼入
小家庭用车选它准没错,后排坐两个成年人不挤,后备箱能放下婴儿车和各种杂物。我家孩子三岁多,安全座椅安装方便,后排空间够他折腾。有次带父母孩子出去玩,一家四口坐得舒舒服服,比以前开途观时舒坦多了。
上班族通勤也合适,车身小,停车方便,油耗也不高。我每天上下班来回 30 公里,一周加一次油就行,比同事的 X1 省事儿。早高峰堵车时,方向盘轻,单手就能打方向,跟车也轻松,就是双离合低速有点顿挫。
预算三十万左右的朋友可以考虑,这个价位能买到豪华品牌 SUV,比买辆高配途观 L 有面子。我那开途观 L 的同学总说:"早知道加几万买奥迪了,你这车看着比我的高级多了。" 确实,品牌力这块,奥迪比大众还是强不少。
但如果你经常满载出行,那 Q3 可能不太适合你。后排中间地台隆起太高,中间那位得岔开腿坐,时间长了不舒服。有次带三个同事去吃饭,后排中间的那位一路上都在抱怨:"腿都麻了,还不如坐地铁舒服。"
对舒适性要求高的也别考虑,这底盘硬得能把隔夜饭颠出来,过减速带必须减速,不然能把人弹起来。我那开天籁的叔坐过一次就说:"你这车也就适合年轻人开,我这老骨头经不起折腾。"
到底值不值得买
值得买的理由:
一是品牌力强,奥迪的四个圈比大众、丰田有面子,开出去谈生意、见客户都有底气。我以前开途观去见客户,总感觉矮人一截,现在开 Q3,客户看我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二是大小合适,既比小型 SUV 能装,又比中型 SUV 好停车,特别适合城市通勤。我那开 Q5L 的朋友就羡慕我:"你这小车在市区钻着真方便,我那车长五米,找个车位都费劲。"
三是配置丰富,全液晶仪表、全景天窗、电动尾门都是标配,比同价位的 X1 和 GLA 配置高。我同事的 X1 得加钱才能有全景天窗,他每次坐我车都羡慕:"你这天窗比我的大多了,看着敞亮。"
千万别买的情况
如果你预算二十五万以内,那真没必要选它,加钱上 Q3 不如买辆高配途观 L,空间更大,配置也不低,还能省下好几万。我表哥就说:"花三十万买辆紧凑型 SUV 不值,不如买辆中型 SUV 实用。"
追求极致操控的也别考虑,这车过弯侧倾有点大,激烈驾驶信心不足。有次在山路上开快了点,车身晃得厉害,比我开过的宝马 X1 差远了,朋友说这是奥迪的通病,操控不如宝马。
还有对保值率敏感的朋友得慎重,我问过二手车商,他说 Q3 开一年贬值五万多,比途观 L 多贬一万。如果你打算开两三年就换车,得考虑考虑这点损失。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Q3 不是辆完美的车,但它是三十万级豪华品牌紧凑型 SUV 里最均衡的。如果你在乎品牌、注重颜值、主要在城市使用,那它绝对值得买;但如果你追求空间、在乎保值率、经常跑烂路,那还是看看别的车吧。就像我一个开了十年车的朋友说的:"买车就像找对象,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 对我来说,Q3 就是最合适的那一个。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