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异味太烦人,3招轻松去除,开车再也不头疼

咱们平时过日子,车可以说就是第二个家。

可这个“家”有时候不太省心,特别是味道上的事儿。

不知道您有没有这种体验,新车刚提回来,那股子说不清道不明的“新车味”,闻着还挺新鲜,可时间一长就觉得头晕晕的;或者夏天车在外面晒了一天,一开车门,那股混合着皮子、塑料和热气的味儿,简直能把人熏个跟头。

车内异味太烦人,3招轻松去除,开车再也不头疼-有驾

更别提有时候在车里吃个早点、喝杯奶茶,不小心洒了点,或者下雨天鞋底带进来的潮气,再碰上开空调,各种味道搅和在一起,那酸爽,真是谁用谁知道。

很多人觉得,车里有点味儿不打紧,喷点香水盖住就行了。

但实际上,这车里的异味可不单单是难闻这么简单,它背后可能藏着影响咱们身体健康的“隐形杀手”。

今天咱们就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怎么才能让咱们的爱车里里外外都透着一股清新劲儿。

要解决问题,咱们得先找到根源。

车里的怪味儿不是凭空来的,它们都有自己的“老家”。

总的来说,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车子“娘胎里带的”,另一类是咱们日常使用中“后天养成”的。

先说说这个“娘胎里带的”味儿,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新车味。

很多人把这当成是新车的标志,其实这股味道的成分相当复杂。

它的主要来源是车内装饰用的各种材料,比如仪表盘的塑料、座椅的皮革或者织物、车门上的饰板、脚下的地毯,还有把这些东西粘在一起用的各种胶水。

这些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会释放一些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英文缩写叫VOCs。

这里面有几个“大名鼎鼎”的家伙,比如甲醛,咱们装修房子都怕它,它主要藏在座椅、顶棚的纺织品和粘合剂里,闻久了对呼吸道和神经系统都不好。

还有苯、甲苯这些,主要来自人造皮革和油漆,也是让人头晕恶心的主儿。

国家对车内空气质量有明确的标准,也就是《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里面对这些有害物质的含量都有严格的限制。

但要注意,这个检测是在常温下进行的。

有研究数据表明,当车内温度从25℃升高到65℃,甲醛、甲苯等有害物质的释放量会增加好几倍。

这就是为什么夏天暴晒过的车,味道会那么刺鼻难闻,因为高温把这些藏在材料深处的“坏分子”都给“烤”出来了。

所以说,新车味儿,可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东西,它是在提醒咱们,车内需要好好通通风,排排毒。

车内异味太烦人,3招轻松去除,开车再也不头疼-有驾

再来说说“后天养成”的味儿,这就跟咱们的用车习惯息息相关了。

第一个大头,就是空调系统。

汽车空调的蒸发箱,那个地方又黑又潮,简直就是霉菌和细菌最喜欢的“五星级酒店”。

咱们开空调制冷,空气里的水蒸气会凝结在冰冷的蒸发箱上,停车熄火后,这里面的潮气散不掉,时间一长,霉菌就在里面安家落户、开枝散叶了。

下一次你再一开空调,特别是刚开那一瞬间,闻到的那股子酸腐发霉的味儿,就是空调风把这些霉菌孢子吹出来的结果。

这不光是难闻,吸进肺里对健康也没好处。

第二个来源,就是咱们在车里留下的生活痕迹。

比如不小心掉在座椅缝里、脚垫下面的食物残渣,洒出来的饮料,尤其是牛奶、豆浆这种高蛋白的,当时擦不干净,过几天在车里那个密闭环境下发酵,产生的味道能让你怀疑人生。

还有就是人本身的体味、汗味,以及抽烟留下的烟味。

这些味道会牢牢地吸附在座椅、顶棚这些织物表面,日积月累,就形成了一种很难去除的“陈年老味”。

弄明白了这些味道的来龙去脉,咱们下手处理就有了方向。

除味是个系统工程,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得打一套组合拳。

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招,就是保持车内清洁和勤通风。

这听起来像是老生常谈,但绝对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实在的办法。

定期给车里做个大扫除,不光是把看得见的垃圾扔掉,更要用吸尘器把座椅缝隙、脚垫底下、后备箱角落这些藏污纳垢的地方都吸干净。

如果座椅是织物的,可以找个周末,用专用的泡沫清洁剂好好擦洗一遍。

空调系统,建议每年至少在入夏和入秋时,做一次深度清洗,不只是换个空调滤芯那么简单,最好是找专业的地方,用可视化的设备清洗蒸发箱和风道,把里面的霉菌污垢彻底冲走。

至于通风,更是要养成习惯。

车内异味太烦人,3招轻松去除,开车再也不头疼-有驾

只要条件允许,停车的时候可以给车窗留一道小缝,让空气能有点流通。

每天早上开车前,先别急着上车,把四个车门都打开,让车里憋了一晚上的废气跟外面的新鲜空气换一换。

开车的时候,也别老是用内循环,适当切换到外循环,让新鲜空气补充进来。

当然,光靠清洁和通风,对于一些已经形成的顽固异味,可能有点力不从心。

这时候就需要一些辅助手段了。

很多人喜欢在车里放个香水或者香薰,觉得闻着香香的就没问题了。

其实,绝大多数香水的作用是“遮盖”,是用一种更浓烈的香味去麻痹你的嗅觉,异味分子本身还在那里,甚至你闻到的香味本身就是一种化学合成的物质,劣质的香薰还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一个更科学的办法是物理吸附,最常见的就是活性炭包。

活性炭有很多微小的孔洞,可以像海绵吸水一样,把空气里的异味分子和有害气体吸附进去。

但是活性,炭会“吃饱”,吸附饱和了就没用了,所以需要隔一段时间就拿出来在太阳底下晒一晒,让它把吸进去的东西吐出来,恢复一部分吸附能力,或者干脆直接换新的。

如果车里的异味比较严重,或者你想追求一个更彻底、更高效的解决方案,那就得借助一些现代科技产品了。

现在的专业汽车除臭产品,思路已经从“遮盖”转向了“分解”。

它们不再是用香味去盖味道,而是通过化学或生物手段,从分子层面把产生异味的物质彻底干掉。

比如市面上一些采用生物酶技术或者光触媒技术的除臭剂,它们的原理就是将有效成分雾化成极细的颗粒,散布到车厢的每个角落。

这些微小的颗粒会主动去捕捉异味分子和细菌、霉菌,然后通过化学反应,把它们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这样无毒无害的物质。

这就好比不是把垃圾用块布盖起来,而是直接把它送进焚化炉烧掉了,是真正意义上的釜底抽薪。

特别是一些设计成“一键自喷”式的雾化除菌除臭产品,用起来非常方便。

你只需要把它放在车内,打开空调并调到内循环模式,然后按下开关,关好车门让它自己工作十几分钟。

这样,除臭杀菌的雾气就能通过空调循环系统,到达我们平时根本清洁不到的蒸发箱和风道深处,对整个车内空间进行一次无死角的“消杀”,从根源上解决了空调霉味的问题,同时也能去除附着在座椅、顶棚上的各种异味。

这种方法相当于给爱车做了一次深度的“呼吸系统理疗”,能长久地保持车内空气的清新和健康。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