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次补能续航1500公里!国产网红新能源重卡首次亮相上海车展

单次补能续航1500公里!国产网红新能源重卡首次亮相上海车展

这个车,有点意思啊!

老司机们,上海车展这次整了个大活儿——远程星瀚H醇氢电动重卡,直接甩出“单次补能续航1500公里”的硬核数据。

什么概念?从北京一路开到上海,中间连充电桩都不用瞅一眼!这续航直接让纯电和氢燃料重卡原地打脸,关键是它还顶着“全球首款绿色甲醇动力世界纪录”的称号,实测满载42吨跑出1522.9公里,每公里成本1块钱出头。

这车,还是有点东西!

💥 醇氢动力:新能源赛道杀出的黑马

新能源重卡赛道向来是纯电和氢燃料的天下,但远程这次掏出的“醇氢电动”技术,直接把桌子掀了。

为啥选甲醇?一句话总结:成本低、补能快、安全稳。

- 续航痛点秒没:纯电动车在高寒地区续航直接“跌冒烟”,但醇氢动力在漠河零下40℃照样支棱,低温衰减?不存在的!

- 成本碾压燃油车:按柴油7元/L、甲醇2元/L算,甲醇重卡燃料成本只有柴油车的60%-77%,连纯电公交都能省出18万/8年。

单次补能续航1500公里!国产网红新能源重卡首次亮相上海车展-有驾

- 安全Buff叠满:不用扛着高压氢气罐,也不用担心电池热失控,液态甲醇常温储存,运输比加油还方便。

技术党狂喜:醇氢电动本质上是个“移动充电宝”,用甲醇增程器实时发电驱动电机,既保留了电驱的平顺高效,又蹭了甲醇的能量密度。

吉利憋了20年的甲醇技术,这次算是彻底支棱起来了!

🚛 星瀚H重卡:长途物流的“真香”答案

老司机们最关心啥?能装、能跑、能省钱,星瀚H把这三点直接拉满。

- 续航顶呱呱:1500公里只是基操,实测满载跑出1522.9公里,直接拿下吉尼斯世界纪录。

- 运营成本暴击燃油车:百公里醇耗51.7L,按甲醇2元/L算,每公里成本1.034元,比柴油车省30%,比纯电车省购置费。

单次补能续航1500公里!国产网红新能源重卡首次亮相上海车展-有驾

- 智慧座舱治好了我的颈椎病:电子后视镜+270度影像,盲区减少30%,雨雾天透光率提升40%,开车像开了上帝视角。

三区分离设计,驾驶、休息两不误,跑长途再也不怕腰酸背痛。

细节控狂赞:热泵+全域热管理系统,冬天能耗再降15%;

自研朱雀电驱桥支持单双电机闪电切换,超车快人一步;

0.343超低风阻设计,连空气动力学都卷到极致。

这车很香,下手就对了!

🔋 醇氢生态:从加注站到产业链,吉利把路铺完了

光有车不够,加醇像加油一样方便才是王道。

远程早就布好了局:

- 全国600+加注站:2027年冲到4000座,重点路线全覆盖。

- 绿色甲醇制备:阿拉善年产50万吨项目,直接减碳75万吨/年,把风光电资源变成液态燃料。

单次补能续航1500公里!国产网红新能源重卡首次亮相上海车展-有驾

- 政策绿灯全开:国家把甲醇加注纳入基建规划,醇氢车享受绿牌路权,税收优惠和纯电看齐。

横向对比劝退谁?

- 纯电重卡:续航焦虑、补能慢、低温趴窝,购置成本还高出一截。

- 氢燃料重卡:制氢-储氢-加氢成本上天,安全性还得捏把汗。

- 传统柴油车:燃料费贵、碳排放高,迟早被政策“劝退”。

一句话总结:远程醇氢重卡,把新能源的“长板”和燃油车的“短板”全给补上了。

结尾暴击:老司机们,一台能跑1500公里、每公里1块钱、还能无视严寒的新能源重卡,你觉得怎么样?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评论区蹲一波,咱聊聊!

祝大家事事顺心,买车如买菜!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