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马自达这个牌子,现在在咱们国内的处境确实有点尴尬。
很多人一提起它,第一印象都还不错,觉得车子外观设计得漂亮,有股子独特的劲儿,而且质量也挺耐用,开起来感觉不错。
可就是这么一个大家眼里的“优等生”,卖得却是一天不如一天。
眼瞅着别家日本品牌,像日产、丰田,就算这两年日子不好过,也推出了像艾睿雅、铂智4X这样的电车,虽然卖得也一般,但好歹在努力转型。
可马自达呢,费了半天劲搞出来一台纯电车叫EZ-6,请了一大堆人帮忙宣传,结果动静挺大,销量却没上来,一个月就卖出去几百台,这个数字在今天的新能源市场里,基本上就跟没有一样。
这情况就让人挺纳闷的,马自达到底是怎么了?
其实,现在还能让马自达在中国市场撑着没倒下的,不是这些新出的电车,反而是它的一款老牌经典车型——马自达CX-5。
这是一款紧凑型SUV,也是马自达现在唯一的销量支柱了,每个月还能卖出三千台左右。
虽然这个成绩跟那些热门车没法比,但对于如今的马自达来说,这已经是全部的希望了。
而现在,最新的消息是,就连这款最后的“功臣”,也要开始进行大的改变,准备推出混合动力版本了。
这到底是马自达想通了,要跟上时代,还是实在没办法了,只能做的最后尝试呢?
我们先来看看现在的CX-5是个什么情况。
目前在卖的车型,清一色用的都是2.0升的自然吸气发动机,配的是一个6挡手自一体变速箱。
这套动力组合,说实话,最大的优点就是平顺、可靠,不容易出毛病,日常开开是绝对够用的。
但是,现在中国的汽车市场变化太快了,竞争太激烈。
你看看咱们的国产品牌,十几万的SUV,要么是动力强劲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要么就是能充电、能加油的插电式混动,不仅跑得快,油耗还特别低。
在这些新技术的对比之下,马自达这套“老配方”就显得有点跟不上时代了,既没有爆发力,省油方面也没有突出优势,消费者自然会用钱投票,选择那些看起来更划算、技术更新的车型。
马自达自己肯定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新一代的CX-5终于要在动力上动刀了。
根据国外媒体透露的消息,新款车型准备了两种混合动力方案。
首先会推出的,是一种搭载了2.5升发动机的轻度混合动力系统。
这个“轻度混合”怎么理解呢?
说白了,就是在原来的汽油发动机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小小的电动机和电池。
这个电动机不能单独驱动车子跑很远,它的主要作用是在你起步或者需要急加速的时候,帮你搭把手,让车子开起来感觉更有劲儿一些,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油耗。
从数据上看,这套系统的最大功率能到137千瓦,扭矩有250牛·米,比起现在2.0升的发动机,参数确实好看了不少。
不过,这个轻混系统可能只是个“开胃菜”。
马自达还准备了一个真正的“大招”,是一款叫做“SKYACTIV-Z”的全新混动发动机,据说技术会更先进。
但问题是,这个技术要等到2027年才能正式发布。
2027年,听着好像不远,但在日新月异的中国汽车市场,三年时间足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到时候,国产车的混动技术可能又进步了好几代,马自达这个姗姗来迟的“大招”,还能不能打动那时候的消费者,确实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除了动力上的变化,新一代马自达CX-5在外观和内饰上的改动也特别大,甚至可以说是颠覆性的。
外观上,车子变得更大了,长宽高分别达到了4690毫米、1860毫米和1695毫米,轴距也加长到了2776毫米,这个尺寸终于能跟上主流紧凑型SUV的水平,解决了以前很多人抱怨的空间小的问题。
但最让人惊讶的,是车内的变化。
新车的中控台上,换上了一块足足有15.6英寸的悬浮式大屏幕,而且为了这块大屏幕,取消了绝大部分的实体按键。
看到这个设计,很多了解马自达的人可能都会觉得不可思议。
因为就在几年前,马自达的设计师还公开表示,他们坚决不造大屏幕的汽车,理由是触摸操作会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这和马自达一直追求的“人马一体”的驾驶乐趣是相违背的。
当年这番话,让很多人觉得马自达是一个有自己坚持、有风骨的品牌。
可现在,面对残酷的销量现实,曾经的“坚持”似乎也不得不向市场妥协了。
这块大屏幕的出现,仿佛就是马自达对自己过去理念的一次“背叛”,也是一种无奈的妥协。
对于喜欢科技感的年轻消费者来说,这可能是个好消息,但对于那些欣赏马自达独特理念的老粉丝而言,心里恐怕是五味杂陈。
聊到这里,我们不妨回头看看,马自达是怎么一步步从一个备受追捧的品牌,走到今天这个地步的。
时间回到2017年,那绝对是马自达在中国市场的最高光时刻。
那时候它还有长安马自达和一汽马自达两个合资公司,两家一起发力,加上一些进口车型,全年在中国的销量接近31万辆。
那时候,开一辆“魂动红”的马自达昂克赛拉或者CX-5,是一件挺有品位的事。
但好景不长,从2018年开始,马自达的销量就开始一路下滑。
到了2021年,实力相对弱一些的一汽马自达撑不下去了,最终被并入了长安马自达,像马自达6(阿特兹)、CX-4这些曾经很受欢迎的车型,也因此在国内停产,成了绝唱。
本以为两家合并后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结果销量非但没有起色,反而越来越差,到了2023年,全年的销量连9万辆都不到,和巅峰时期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归根结底,问题还是出在了“固执”上。
在整个市场都在朝着涡轮增压、大空间、智能化方向发展的时候,马自达依然坚持着自己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和所谓的操控乐趣。
这种工匠精神本身是值得尊敬的,但市场是现实的。
中国老百姓买车,很多人更看重的是后排空间宽不宽敞,车里有没有科技感,用起来省不省油。
当马自达的优点不再是大多数人最关心的点时,它被市场边缘化也就是必然的结果了。
更致命的是,在新能源汽车这波大潮中,马自达的反应实在是太慢了。
当国产品牌比亚迪的混动技术已经家喻户晓,当各种新势力品牌已经牢牢占据了市场时,马自达才不紧不慢地推出一些市场反响平平的电动车。
这种战略上的迟缓,让它彻底错过了转型的最佳时机,也让消费者对它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实力产生了怀疑。
所以,现在推出混动版的CX-5,虽然是亡羊补牢,但面对已经用上更先进、更省油的插电混动技术的国产对手们,这一步棋走得确实有些晚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