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报废13年摩托车:是不是该改了?李稻葵再谈公民财产权

陈默,30岁的他跟摩托车的故事,比很多爱情故事更让人动容。十年前,他刚从老家来北京打工,用攒了三个月的工资买了一辆二手摩托车。从那以后,这辆车成了他的“生存伙伴”:早上5点载他去批发市场进货,晚上10点带他回出租屋;冬天裹着羽绒服骑它去送外卖,夏天顶着太阳骑它去跑业务。“有一次我发烧到39度,是它载着我去了医院;有一次我丢了钱包,是它陪我找了整整一天。”陈默说,“它不是车,是我的老伙计。”可当13年强制报废的,他只能把车送到报废厂。为了告别,他特意选了一个周末,在京郊的空地上摆了一束他第一次骑车载女朋友时买的玫瑰,烧了一张写着“老伙计,一路走好”的纸条,他蹲在地上,哭着说:“对不起,没能让你陪我到结婚。”

强制报废13年摩托车:是不是该改了?李稻葵再谈公民财产权-有驾

这个视频让李稻葵心里像压了块石头作为研究经济法学的学者,他太清楚“强制报废”背后的法律漏洞完整权利,而“强制报废”相当于在未侵犯他人权益的情况下,强行剥夺了车主的“使用权”。“这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忽视。”李稻葵说。而作为当了15年的全国政协委员,他更清楚推动政策改变的艰难:早在2018年,他就提交了《关于取消摩托车13年强制报废的提案》,里面详细列举了政策的不合理性;2020年,他跟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负责人沟通,对方承认“政策确实滞后”,但表示“需要跟商务部、工信部等部门协调”;2022年,他在全国两会上再次发言,强调“尊重财产权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基础。今天,政策依然不是没人懂,稻葵无奈地说,“有人担心‘开了摩托车的头,农用机械怎么办’,有人觉得‘要等所有相关政策一起改’,结果就是‘拖着拖着,时间就过去了’。”

强制报废13年摩托车:是不是该改了?李稻葵再谈公民财产权-有驾

李稻葵的呼吁,在网上引发了前所未有的讨论。摩友们纷纷留言:“我的车才骑了7年,性能比新买的还稳,为什么要报废?”“根本没问题,强制报废就是浪费!”“年检能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要用‘强制’?”也有网友提出质疑:“取消强制报废,会不会导致旧车泛滥,增加安全隐患?”“旧车排放不达标,环保”针对这些疑问,李稻葵回应得很直接:“安全和环保可以通过年检来控制。汽车早就取消了非运营车的强制报废,只要年检合格就能开,摩托车为什么不行?”他举了个身边的例子:“我邻居家的丰田车开了15年,每年年检都合格,现在还在接送孩子上学。摩托车的质量不比汽车差,为什么要区别对待?”

强制报废13年摩托车:是不是该改了?李稻葵再谈公民财产权-有驾

其实,汽车行业的改革早就给了“标准答案”。2013年,国家修订《机动车强制报废运营私家车的15年强制报废规定,改为“6年免检,10年起每年检一次,15年起每半年检一次”。这一改革不仅让车主节省了成本,更激活了汽车消费——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我国汽车保有量从1.37亿辆增长到2024年的3.3亿辆,其中“老车”占比超过30%。“摩托车和汽车都是机动车,为什么待遇不一样?”李汽车能做到‘年检合格就能开’,摩托车也应该能。”

强制报废13年摩托车:是不是该改了?李稻葵再谈公民财产权-有驾

好消息是,政策正在慢慢向前走。据李稻葵透露,最近他跟工信部的负责人沟通,对方表示“正在研究修改《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的强制报废期限是重点内容”;公安部的工作人员也告诉他,“很多年轻警察都支持取消,因为他们自己也有摩托车,懂那种感情”。“我相信,用不了多久,摩友们就能听到好消息。”李稻葵说,“到时候,再也不会有摩托车的‘葬礼’,只会有‘老伙计’陪主人到老的故事。”

强制报废13年摩托车:是不是该改了?李稻葵再谈公民财产权-有驾

李稻葵的发声,让摩友们看到了希望。在摩托车论坛里,有人留言:“等政策下来,我要把我的老车好好改装一下,再骑十年!”“以后再也不用怕‘强制报废’了,终于能跟我的车一起变老了!”而摩托车企业也从中看到了商机:“取消强制报废,车主会更愿意花钱维修、改装,我们的生意会更好。”更重要的是,这件事让“财产权”这个概念,走进了更多人的生活——有网友评论:“原来,我们的每一件财产,都应该被尊重,哪怕是一辆摩托车。”

强制报废13年摩托车:是不是该改了?李稻葵再谈公民财产权-有驾

当我们谈论摩托车的“葬礼”,其实是在谈论“”。一辆车的命运,折射出的是一个社会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就像李稻葵说的:“强制报废不是目的,安全和环保才是。”如果我们能让规则更灵活,让“财产权”更有保障,那么,不仅是摩托车,每一个人的“老伙计”,都能陪我们走得更远。而这,才是法治社会该有的样子。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