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达车主纠结换车,疫情后销量直追纯电,专家称性价比高!

曾有一次跟老李在维修店门口抽烟,他甩了甩手上那把生锈的扳手,问我:“娃儿,预算五六万,买台车,你咋选哦?”成都话一冒出来,烟灰抖得飞舞。我一咧嘴,整了个嘴硬的说法:“老油车踏实,不怕修。”老李一拍大腿,笑说:“你还是不吃新鲜饭,网上那些纯电吹得天花板都能塌,结果修起来还不是跑我这里。”

捷达车主纠结换车,疫情后销量直追纯电,专家称性价比高!-有驾

马路口喝茶的大爷也凑个热闹,说你年轻人,只看数据表哪成?这些年,十万以下能见着的最多的还是油车,轩逸、朗逸那些,老技术1.5、1.6的自然吸气发动机,汽修厂小何管它叫“老黄牛”,二十年啃下来,顶多漏点油,马马虎虎修一下能开继续开。

车主群里隔三差五就有人在念叨,老X同学那台帝豪,七八年换过一次火花塞、刹车片,别的好像也没啥。配件淘宝一搜,副厂正厂随你挑。其实车开时间长了,连换机油的节奏都摸得滚瓜烂熟了。维修这事儿,有时候真像老李说的,自己在抖音上搜搜视频,还能学着摆鼓捣,省出一顿串串的钱。

捷达车主纠结换车,疫情后销量直追纯电,专家称性价比高!-有驾

说实话,五六万预算,买家轿其实不用太讲究乐趣,代步解决生计和买菜,能坐能跑够了。二手容易脱手,不愁卖,收车商最喜欢这些量大管饱的型号,省心有价,悬挂糙一点、内饰塑料味重点,毕竟钱就摆在这,不能要求大牛肉做素菜嘛。油耗,我听咱加油站师傅说,日常开不飙车,七八个油,谁看得上眼,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我那个表哥,去年置换家里12年的捷达,硬是在微信群里纠结了半个月,最后还是挑了台混动,说图个起步“唰”一下,电走亏电再烧汽油。他说老油车不是不好,就是空调一开,油表见底,怄火。其实他原本对混动这玩意还念叨,“那电池几年不换个吧,心里总有点悬。”后来新车到手,市区里低速都是用电,他又跑去夸汽油省得很,基本拧不开油门。

捷达车主纠结换车,疫情后销量直追纯电,专家称性价比高!-有驾

混动车配置,其实有些只有老车友才注意,比如低温热管理,冬天启动发动机加热电池,师傅们口头禅说这个“防猝死”,不然跑早市冷啃毛巾呢。装充电桩,物业拖拖拉拉,插座得自己改。他老婆说买混动不用担心半夜停在路边没电,反正还能加油。这点真是电车比不了。

要说现在的纯电小车,城西的二狗就有一台海鸥。他买来专门接孩子放学,扎在人堆里不紧不慢,每天电费五块都满,维保也省事,他笑说“只怕车位难抢”。实际这类车,配置绣花功夫不少:车里自带个小冰箱,天热水能冻。隔热玻璃虽说没啥用,晚上照样被灯怼得一清二楚。偶尔坏一回,叫维修公司的小伙子来,纯电门锁断电打不开,螺丝刀捅后备箱把老头都急哭了。还好这些小电车,城市里钻车缝子是行家。

捷达车主纠结换车,疫情后销量直追纯电,专家称性价比高!-有驾

前阵子听闻社区掉头位一岳父摔下来,寡妇门前被那新势力电车一脚油门蹭了一道,师傅吐槽全塑外壳,喷漆没几百修不成,新买主嫌弃说车皮薄像可乐罐。不过家里真要两车,一油一电搭配,倒有几分意思,平时电车买菜去,油车跑长途省心得很。有人还点名要汽车自带OTA升级,说啥远程手机调空调,其实有时候连蓝牙都连不上,副厂配件装上去还闹出喇叭报警——老林在群里传视频,鬼哭神嚎似的。

有的车倒是新花样多,比如轩逸去年的一款,带个方向盘加热,说是防冬天冻手。又有后排USB接口,然而一天老化,插座变松,充电两步卡一回。油车老毛病也不少,你像老马家楼下逸动,前段时间下暴雨,发动机进水熄火,被拖走修了好几天。二手市场上,修过水泡车的都是“张嘴就编”,消费者防不胜防。

捷达车主纠结换车,疫情后销量直追纯电,专家称性价比高!-有驾

一早上,楼下张阿姨又把那台小海豚撞掉了反光镜,她嚷嚷“原厂等半个月还要加价,副厂网上就几十,还包快递!”修好继续开,日子照样过,车对他们家,不过是个代步闹钟。要说这事儿,倒也无甚。

信源嘛,汽修一条街的小道消息、表哥换车时问过的4S销售、邻居大爷的亲身体会和车友群里的歪谈,合在一起,比啥报告都真。至于最后那台逸动,吹满了灰,某天不知被谁高价收走,老板电话都变成空号,倒成了社区里新的车轶事——大家都说那年头车还懂得怎么慢慢坏。

捷达车主纠结换车,疫情后销量直追纯电,专家称性价比高!-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