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上,一台大众展台的概念车被围得水泄不通。 5米2的巨型车身、发光的车标、带腿托的后排座椅,乍一看以为是理想L9的近亲——这是上汽大众憋了两年多的ID.ERA,一台专打国产新势力七寸的全尺寸增程SUV。
去年国产新能源横扫七成市场,理想L9和问界M9在40万级市场称王称霸。 但老司们发现,这些新势力有个通病:冬天掉续航像蹦极,放倒座椅睡觉总闻到汽油味。 上汽大众盯住这个缺口,ID.ERA直接塞进自家EA211 1.5T发动机当充电宝,这可是奥迪同款的技术。 普通增程器40公里要烧3升油,它只需2.1升,爬坡时充电效率高得像开了外挂。
开过老款大众电车的人都知道,他们的车机卡得不如千元手机。 ID.ERA这次把屏幕升级成2.5K高清双联屏,关键后排头顶还挂了块能投屏的吸顶屏。 销售现场演示说“打开小飞侠模式”,车灯自动变蓝、空调调低两度、车窗升起隔音——这个场景指令功能,简直是把中国家长带娃的痛研究透了。
机械素质是新势力被吐槽的重灾区。 理想L9过个减速带颠得像轮船触礁,跑高速又飘得像风筝。 ID.ERA底盘用上百万豪车才配的后轮转向,5米2的车拐弯半径和帕萨特差不多。 现场工程师掀开车门胶条,露出航天级密封结构:“下雨天跑高速,别家增程器响得像拖拉机,我们车内说话不用喊。 ”
充电焦虑这事,ID.ERA给新能源车主提供了第三条路。 电池包塞到110度电,纯电能跑350公里——这意味着长三角通勤族可以工作日不加油。 周末自驾游,总续航超1300公里,从上海开到厦门还能剩个红灯油量。 销售说个细节:后备箱藏着防冻液储存罐,零下25度照样能启动增程。
在这些技术突破背后,是德国工程师和中国团队的较劲。 德方坚持用无实体按键的中控台,中方要求保留空调旋钮;德国要全玻璃车顶,中国非要留遮阳帘。 最终量产车融合出奇怪平衡:隐藏式门把手旁边留着机械钥匙孔,晚上的氛围灯可以调出红木书房效果。
维修车间里停着台拆解的竞品车,锈迹斑斑的底盘接头和开裂的线束套管特别扎眼。 上汽大众的技术总监拿着自家防撞钢梁样品讲解:抗扭刚度比特斯拉Model X还高12%,激光焊接缝比合资燃油车少3毫米误差。 这些传统车厂的基本功,在新能源时代反倒成了护城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