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豪车圈乱套了! 超跑SUV跌至38万起步330Ps提速4.3s
上海浦东一家玛莎拉蒂门店的销售员小陈最近两天忙得连午饭都顾不上吃。 自从店里挂出“格雷嘉SUV限时38.88万”的海报他的电话就被打爆了。 一位刚毕业的95后程序员当场刷卡订车:“以前觉得玛莎拉蒂是梦里才敢想的牌子现在居然比顶配Model Y还便宜! ”两天内店里卖出了10多台白外黑内的格雷嘉2023款而这批车的价格甚至比二手车平台上同款准新车还低2万元。
格雷嘉的官方指导价原本是65.08万起如今上海经销商直接砍到38.88万降幅高达40%。 这还不是最低价某汽车平台显示上海另一家经销商报价仅36.96万比指导价直降28.12万。 更高端的Levante也没能幸免从86.68万跳水到54.89万31.79万的差价够再买一辆小米SU7。
降价背后是玛莎拉蒂在中国市场的节节败退。 2017年它还是年销1.44万辆的“跑车皇后”中国车主中40%是女性远超全球5%的比例;如今却沦为“修车才知是豪车”的尴尬存在。 2024年全年销量仅1228辆同比暴跌71%。 今年前五个月更惨全国只卖出384台平均每月不到80辆。 郑州最后一家4S店已停业当地车主做保养都得跨省。
性能怪兽的致命短板
格雷嘉的机械素质堪称同级翘楚:2.0T发动机压榨出330马力零百加速5.4秒;3.0T V6双涡轮版本更是飙到530马力3.9秒破百比保时捷Macan GTS还快。 全系标配适时四驱顶配带空气悬架和后桥差速锁高速过弯稳如轨道车。
坐进驾驶舱时代割裂感扑面而来。 都2025年了它连自动驻车、OTA升级都没有。 L2辅助驾驶? 全系缺席。 360度全景影像、方向盘加热、手机无线充电、座椅通风统统要加钱选装。 12.3英寸中控屏看着唬人实际频发卡顿黑屏倒车影像延迟堪比“PPT翻页”。 一位2023款车主吐槽:“车钥匙比打火机还笨重电动尾门关三次才能锁住加油时总被问‘这车修一次多少钱’。 ”
设计上的保守更让年轻人摇头。 十年前标志性的“鲨鱼嘴”格栅和C柱三叉戟在蔚来ET7的激光雷达和理想L9的贯穿式大屏面前显得像“老爷车复刻版”。 曾经引以为傲的声浪也因排放法规被削弱成闷哼有车主自嘲:“现在踩油门邻居以为我在修洗衣机。 ”
微商神车毁掉品牌溢价
玛莎拉蒂的品牌崩塌始于一场荒诞的“微商盛宴”。 2017年巅峰期部分经销商推出200元一次的“玛莎拉蒂拍照套餐”让微商举着三叉戟车标营造“成功人设”。 短视频平台上“提玛莎发大财”的段子病毒式传播彻底稀释了品牌调性。 一位2018年购入吉博力的车主说:“以前开出去被当富豪现在被当微商培训导师。 ”
更残酷的是电动化转型的溃败。 母公司Stellantis集团去年撤回15亿欧元投资首款纯电格雷嘉定价120万续航仅600公里(WLTP)而国产同级车已做到800公里+激光雷达。 反观保时捷Taycan靠电动化稳住高端市场;奥迪也疯狂扩建超充桩半年覆盖30座城市。
38万的陷阱:买得起养不起
低价看似圆了年轻人的豪车梦隐性成本却令人咋舌。 常规保养比BBA贵30%换条轮胎要花4000元。 一位车主在论坛晒出维修单:大灯外壳破裂4S店报价7.2万“修车厂师傅说这价格够买辆五菱MiniEV”。
保值率更是灾难。 二手车商老张收过一台2023款格雷嘉原车主落地62万一年后只能卖39万:“现在新车才38万我这台亏了10万还压手里! ”
豪车价格体系正被国产车全面颠覆。 比亚迪仰望U8把坦克掉头、应急浮水等黑科技塞进百万级SUV四个月销量破千;华为与江淮联手的尊界S800上市三天大定超5000台直接对标迈巴赫。 当蔚来ET5用AR眼镜取代仪表盘小米SU7 Ultra靠手机生态圈粉时玛莎拉蒂的“真皮沙发配机械仪表”组合显得像古董店里的摆件。
上海门店的促销海报上“限量售完即止”的标语鲜艳夺目。 销售小陈私下透露:这批特价车其实是2023年生产的库存车厂家补贴后才敢甩卖。 午休时他看着展厅里最后一台白色格雷嘉对同事苦笑:“你说下一个打六折的豪车会是谁? ”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