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工信部这一锤子下来可真是大快人心!2月28日,工信部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与技术指南》,这下那些天天吹嘘“高阶智驾”的车企可要消停点了。
这次工信部的新规特别强调:不能暗示辅助驾驶为自动驾驶! 这句话简直说到我心坎里了!我从业20年,看过太多车企在智能驾驶领域忽悠消费者的套路了。
🚗 智驾吹牛要凉凉了?
大家是不是经常在网上看到那些“震惊”的视频?高速上躺着睡觉的、四个人坐在车里打王者的、躺在后排看电影的...这帮人真把L2.5级别的辅助驾驶当成全自动驾驶了!
这种情况是怎么形成的?还不是哪些车企和高管在各种场合 大吹特吹 ,说什么“L2.999”(这数字是从哪来的?),宣称“可以一边开车一边办公一边玩手机”,甚至说“看电影双手不用扶方向盘都OK”。
这不是坑人嘛!很多粉丝和消费者就真信了,以为买辆车就能当甩手掌柜了。现在好了,国家终于出手了,在L3正式到来之前给这些过度营销踩了一脚急刹车,让大家脑子清醒清醒。
🔍 新规究竟说了啥?
工信部这次发布的指南内容很硬核,我给大家划几个重点:
明确系统边界 - 车企必须明确告诉用户辅助驾驶系统的边界,包括适用的道路类型、基础设施要求、天气条件等。
强制安全策略 - 当系统检测到驾驶员脱离驾驶任务、不响应警告时,系统要启动风险减缓功能,让车辆安全停车。
限制不规范使用 - 对那些不规范使用辅助驾驶功能的用户,系统要有能力禁止激活相应功能。这下那些用水瓶压方向盘欺骗系统的操作要被制裁了!
泊车辅助能力明确 - 泊车辅助系统必须具备检测运行区域内其他道路使用者、障碍物,以及避免碰撞的能力。
这些规定一出来,那些靠忽悠卖智能驾驶的车企要哭晕在厕所了。 这就是典型的“打脸”现场啊!
💡 为啥这个规定这么重要?
我觉得这个规定简直太及时了!当前市场上智能驾驶技术真的是各说各话、乱象丛生。
有些车企把普通的ACC自适应巡航都能吹出花来,营销词汇满天飞,什么“全场景智能驾驶”、“超级智驾”、“无人驾驶体验”...听着就上头,但实际用起来呢?跟在前车屁股后头都跟不稳。
更可怕的是,这种过度营销已经导致了一些危险行为。有些车主真以为自己的车能自动驾驶,结果出了事故。这种野蛮生长的过度营销,对不了解智驾的消费者是极不负责任的表现,早该叫停了!
🤔 这对车企意味着什么?
简单来说,车企以后吹牛得打草稿了!
宣传必须准确 - 不能再用模糊的词语暗示辅助驾驶是自动驾驶,得老老实实说清楚系统的能力边界。
产品设计更严格 - 系统必须有能力检测驾驶员是否专注,不能再被简单的小把戏欺骗。
用户教育很关键 - 必须明确告知用户系统的使用条件和限制,不能再靠忽悠来卖车。
对于那些靠摆噱头卖车的“车界网红”来说,这是个坏消息。但对认真做技术的车企,这反而是个好机会,能让真材实料的产品脱颖而出。
📊 对消费者有什么影响?
作为消费者,这个新规绝对是大好事:
更安全的产品 - 车企必须保证系统能在超出能力范围时安全退出,这就降低了事故风险。
避免被忽悠 - 能更清楚地知道自己买的到底是什么级别的辅助驾驶,不会误以为L2系统能实现L3或L4的功能。
合理预期 - 对智能驾驶系统会有更合理的预期,不会因为过高期望而失望。
我认为, 未来无人驾驶、自动驾驶都是趋势,但现在绝对还没到那一步 。凡是天天把无人驾驶和自动驾驶挂在嘴边吹牛的,都该收敛一下了。
对于准备买车的朋友,我建议看清楚厂家的宣传是否合规,不要被花里胡哨的词汇迷惑。现在市面上所谓的“高阶智驾”,本质上还是辅助驾驶,需要驾驶员时刻监控和准备接管。别被那些“顶呱呱”的宣传忽悠了!
你们觉得工信部这次整治智驾乱象的举措怎么样?作为消费者,你会更青睐那些诚实描述产品能力的车企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