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每次看到那种《老司机含泪告诉你X件事》的文章,我的脚趾头都能抠出一套三室一厅。含泪?是韭菜盒子吃多了辣眼睛了吗?还五种车别碰,这都什么年代了,还在给屠宰场里的猪分析哪把刀更锋利。
天真,太天真了。
如今的车圈,根本不是什么选A还是选B的问题,而是你上了赌桌,发现荷官是雷电法王杨永信,上来就给你电一下问你“还赌不赌?”的游戏。这不是存量竞争,这是黑暗森林,是所有人红着眼要把对方连人带桌子一起扬了的自爆式袭击。你还在那研究传统车企故障率低28%,人家新势力都快把自己CEO的故障率干到100%了,李斌老师的精神状态,我看就非常值得关心。
所以,咱们今天不聊那些正确的废话,咱们聊点掏心窝子的。
第一种,必须死死拉黑的,就是那些“精神股东造车”。注意,我说的不是PPT造车,那个段位太低了,已经属于古典骗局。我说的是那种,车还没几辆,营销上已经把自己吹成了人类之光、宇宙灯塔、三体人看了都要连夜绣红旗的牌子。
这种公司的核心逻辑不是造车,是修仙。他们不关心什么底盘、悬挂、电池密度,他们关心的是“道”,是“生态”,是“闭环”。他们开一场发布会,不说车,跟你聊两个小时辰的哲学、元宇宙和爱与和平。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每次看这种发布会都感觉自己像个闯入灵修现场的唯物主义者,浑身难受。他们卖的不是车,是一个“进入未来”的资格证。你买了他们的车,就不是消费者,是“共建者”,是“家人”。坏了菜了,我花几十万买个车,结果辈分还降了,成了人家的儿子。
这种车最大的问题是,当“信仰”的潮水褪去,你会发现你手里握着的,是一个四轮“压缩毛巾”。看上去巨大,一泡水就没了。维修?对不起,我们是软件定义汽车,硬件问题建议您重启一下信仰。二手车?它的价值不是残值率,是考古价值。
第二种,续航玩文字狱的。现在车企的续航标注,已经不是科学问题,是玄学问题。什么CLTC,什么WLTP,在我看来都是“仅供参考,谁信谁傻”。标600公里,你夏天在市区开空调,能给你450,这叫良心发现。你要是敢冬天上高速,那电量掉的,比我中学时考物理的排名掉的都快。
这已经不是虚标了,这是一种行为艺术,一种对消费者智商的极限拉扯。车企的逻辑是,我反正给你标了个理论最大值,是你自己路况不好、脚法不行、天气不给力,最后怪我咯?就好像你买了一把屠龙刀,卖家说理论上能一刀999,结果你拿去砍小鸡都费劲,卖家说,诶,是你没学配套的心法,没赶上月圆之夜,没用百年玄铁磨刀。
我真的会谢!因为我真的开过这种车,在高速上眼睁睁看着续航从150公里断崖式跌到30公里,而下一个充电桩还有40公里。那一刻,你对人类科技的所有幻想都会破灭,你只想变成一只原始人,用脚赶路。所以别信那些数字,你唯一能信的,就是把销售按在车里,让他开着空调从城南开到城北再开回来,你看那续航还剩多少。能过,就是能过。
第三种,把用户当小白鼠的“期货智能车”。这是最骚的。他们卖车的时候告诉你,我们有激光雷达,我们有城市NOA,我们有自动泊车,我们是L3,马上就L4了。结果你车买到手发现,这些功能要么是“即将OTA推送”,要么就是“部分城市陆续开放”。
这个“即将”和“陆续”,堪比量子力学里的薛定谔的猫,你永远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来。你花真金白银买了一身顶配的神装,结果GM告诉你,大部分技能还在冷却,而且冷却时间是“永远”。更骚的是,等了两年,终于OTA了,结果发现这自动驾驶比驾校里第一天学车的你还要愣头青。它不是不能开,是它开起来让你觉得,还是自己开比较安全。
自动驾驶的关键在哪?在特斯拉吗?在华为吗?错,在山东老头乐。只要你把一万辆老头乐和老大爷同时投放到马路上,任何自动驾驶系统都得当场宕机,AI看了都得喊“救命啊”。因为算法可以预测算法,但算法永远无法预测一个不讲理的大爷。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那身昂贵的雷达,在那一刻唯一的用处,就是高清记录下你被讹的全过程。
写到一半,我突然有点饿了,想点个麻辣烫外卖。加麻加辣的那种。
第四种,品牌有“原罪”的。这个话可能有点伤人,但你必须承认,有些品牌,它就是自带一种“玄学光环”或者“玄学黑洞”。比如奔驰,你买它的电动车,图什么?图它电控牛逼?图它续航扎实?别闹了,买奔驰最值钱的就是那个三叉星标,它是社交货币。但问题是,在电动车这个新牌桌上,这套“我祖上阔过”的逻辑,开始不灵了。你花五十万买个EQ系列,结果被二十万的国产新势力按在地上摩擦,那种感觉,是一种信仰的崩塌。
反过来也一样,比如特斯拉。会买特斯拉的人,你跟他聊内饰、聊舒适、聊售后,都没用。因为他们买的不是一个交通工具,他们买的是马斯克本人,是“硅谷精神”,是一种“极客认证”。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所以你劝他别买,等于是在动摇他的信仰,他会觉得你才是异端。
这种车不能说不好,但它的价值已经被“品牌玄学”严重扭曲了。你买它,就要做好为这种玄学支付巨额溢价的准备。讲真,我写到这里都觉得我这个比喻有点扯淡,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理儿?你买的已经不是一个纯粹的工业品了。
所以最后到底该怎么买?别问我,我也不知道。这个市场已经彻底颠了,今天你以为的王者,明天可能就成了时代的眼泪。传统大厂是稳,但稳得像个80岁老大爷,转身都费劲。新势力是猛,但猛得像个嗑了药的古惑仔,说不定明天就因为内斗把自己砍死了。
最好的建议可能就是,如果你不是非买不可,那就再等等。让子弹再飞一会儿,让这些修仙的、发疯的、自爆的选手们,先决出个胜负。等他们把桌子掀了,把餐厅炸了,你再进去看看,废墟里有没有还能用的板凳。
这才是最真实的生存法则。因为最后的赢家,往往不是最强的那个,而是活得最久的那个。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你作为一个只想安稳开车的凡人,就别去渡劫了。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