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车展现场冷清对比,作秀车企与求生媒体全程隐秘交锋,真相揭示行业变迁

变味的成都车展:作秀与卖车之间的缝隙

今年成都国际车展开幕那天,天色阴沉,雨点细得像筛面粉似的飘着。冷风一钻进展馆门口那道缝,吹得保安都缩了脖子。听说有二十多个品牌没来,可现场看起来也不算太空——只是走廊两边多了几块临时布景板,把空位挡得严严实实。

成都车展现场冷清对比,作秀车企与求生媒体全程隐秘交锋,真相揭示行业变迁-有驾

我到的时候正好碰见老赵,他以前在一家合资品牌做公关,这次是自己掏钱买票来看热闹。他指着角落里一个新势力展台笑,说这家公司昨天才官宣造车,“你说这年头谁还稀罕等到车展才亮相啊?手机一开直播,比摆个台子便宜多了。”他嘴上这么说,可还是绕过去拍了几张照片发群里——“给兄弟们看看,又一个来凑热闹的”。

十年前我第一次跑成都车展,是跟着杂志社去的。当时机酒全自理,我们几个编辑挤在春熙路旁的小旅馆,一早背着相机冲进场。新车揭幕那会儿,人堆里的闪光灯连眼睛都睁不开,高管站在台上讲产品理念,我们恨不得把每句话都记下来。这些稿子回去能撑半个月版面,那时候信息慢,新鲜感值钱。

成都车展现场冷清对比,作秀车企与求生媒体全程隐秘交锋,真相揭示行业变迁-有驾

现在不同了。我前脚刚到A馆,就看到隔壁B馆传来的喊麦声,一个主播对着手机吼:“哥,要留电话嘛?送你三千抵扣券!”围观的人不少,但大多数低头刷屏,不看他推销什么。有维修师傅混在人群里,小声嘀咕:“这留资率怕是比我们修理厂发优惠券还低。”想起前阵上海某品牌请人跳舞吸引五万流量,却只收回0.3%的意向单,也就不奇怪了。

成都车展现场冷清对比,作秀车企与求生媒体全程隐秘交锋,真相揭示行业变迁-有驾

更滑稽的是,我翻某平台数据的时候发现,居然有人搜“丝袜同款”的次数,是搜“混动技术”的八倍。这要搁以前,我敢拿脑袋打赌,工程师听见这种事能气得摔图纸。但现在嘛,大伙儿心照不宣,只要能蹭到流量就行,不管是技术还是段子。

成都车展现场冷清对比,作秀车企与求生媒体全程隐秘交锋,真相揭示行业变迁-有驾

逛到下午,我溜进一个偏僻的小厅,看见一辆去年上市但没怎么宣传过的小型SUV,被孤零零地放在角落。一位销售小姐姐递水给我,还顺嘴提了一句:“其实它后排座椅靠背角度可以调三档,你坐试试。”这个功能我真不知道,当初媒体发布会压根没人提,她苦笑说,“厂家觉得这是小配置,不值得写新闻”。可对一些长途跑高速的人这种细节比花哨的大屏有用多了——只是没人愿意花时间讲清楚而已。

成都车展现场冷清对比,作秀车企与求生媒体全程隐秘交锋,真相揭示行业变迁-有驾

老李打电话问我要不要帮他带点纪念品,他去年买的新电动车刚换完刹片,说原厂配件贵得离谱,还吐槽售后非要搭配更换制动液。“他们就是想着法儿卖东西”,他说。我环顾四周,那些为了KPI拼命吆喝、拉客扫码的人,其实和4S店推销保养套餐也差不了多少,只不过场景从工位搬到了聚光灯下而已。

成都车展现场冷清对比,作秀车企与求生媒体全程隐秘交锋,真相揭示行业变迁-有驾

傍晚撤场时,看见几个工作人员蹲在地上拆舞台背景板,有人随手把印有车型LOGO的布卷成一团扔进箱子。我忽然想起早年的地方汽车交易会,也是这样收尾,只不过当年摊主卖的是油漆味很重的新轿车,现在换成精致无菌的大屏和补贴政策罢了。本质上,它又绕回去了——卖货第一,其它其次。至于那些缺席的大牌,也许并不是输不起,而是算明白了一笔账:与其砸钱作秀,不如直接在线圈客户省心省力。

成都车展现场冷清对比,作秀车企与求生媒体全程隐秘交锋,真相揭示行业变迁-有驾

夜色渐浓,我踩过湿滑的人行道往外走,对面马路上的串串香冒出白雾一样的烟气,比今天整个展厅里的气息都暖和。

成都车展现场冷清对比,作秀车企与求生媒体全程隐秘交锋,真相揭示行业变迁-有驾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