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注车圈的小伙伴都能感觉到,比亚迪的动作有点密集。方程豹钛7、腾势N8L刚在中高端市场站稳脚跟,海洋网的海狮06系列又创下“最快破10万销量”的纪录。虽说今年销量增长率没那么夸张,被不少人喊“有颓势”,但要论新能源销冠的地位,比亚迪还是稳得很——它随便在产品或技术上动个小念头,整个行业都得跟着颤一颤。
眼看2025年就剩一个多月,各大车企都在憋明年的大招,而以“技术养鱼”闻名的比亚迪,显然也准备从“鱼池”里捞几条“大鱼”了。结合目前透露的消息来看,明年比亚迪要放的这三大技术大招,很可能会让友商们集体头疼。
第一招:大压铸落地,成本再降一个维度
比亚迪的大压铸技术早就不是秘密了,之前比亚迪的何志奇就公开说过,9000吨级大压铸生产线已经成型,而且从设备到模具全是“自给自足”——设备是国产的,模具是比亚迪自己造的。更狠的是,除了9000吨级,1.3万吨级的生产线也安排上了,不同车型的需求都能满足。
可能有小伙伴不懂大压铸的厉害,简单说就是把之前需要焊接、铆接的几十个零部件,通过一次压铸做成一个整体。这样一来,不仅零件精度和车身刚性更强,生产流程还能省掉一大半,效率提上去了,成本自然就降下来了。
要知道比亚迪的成本控制本就是行业标杆。旗下“弗迪系”零部件厂商包办了电池、芯片等核心部件,采购相当于“左口袋掏右口袋”,再加上庞大的销量摊薄成本,之前多次降价就让友商吃不消。明年要是多款新车都用上大压铸,价格大概率会比方程豹钛7、腾势N8L更劲爆,到时候友商要么跟着降利润,要么眼睁睁看着客户流失。
第二招:大电池+DM5.0,插混用车成本直逼纯电
大电池绝对是明年插混市场的“主旋律”,而比亚迪已经提前布局了。从今年下半年推出的插混车型就能看出来,电池度数和纯电续航肉眼可见地涨,一方面是为了规避明年的购置税新规,更重要的是戳中了用户的痛点。
很多插混车主都有过这种纠结:纯电开着省钱又安静,但续航短总担心半路没电;亏电用油虽然没里程焦虑,但成本上去了,质感也打折扣。之前受技术和成本限制,这个问题一直没解决好。
明年比亚迪要放大招了——多款插混车型都会换上更大的电池,再配上升级后的DM5.0技术。按照这个配置,纯电续航大概率能再上一个台阶,日常通勤完全够用;就算亏电行驶,油耗也会更低,用车成本能无限接近纯电。对家庭用户来说,这简直是“鱼和熊掌兼得”,友商要是跟不上这个节奏,插混市场的份额怕是要被抢跑不少。
第三招:兆瓦闪充下放,20万级车型也能“5分钟充400公里”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推出兆瓦闪充技术时,不少人都惊了——1000kW的功率,充电5分钟就能补能400公里,这速度比加油还快。不过当时只搭载在了唐L EV和汉L EV两款高端车型上,之后就没了太多动静,让不少人以为这只是“炫技”。
其实比亚迪早就在背地里布局了。据渠道消息,兆瓦闪充桩的铺设已经提速,明年很多服务区和城市都会陆续上线。更关键的是,比亚迪要开始“技术下放”了——明年很可能会有20万级甚至价格更低的车型支持兆瓦闪充。
这波操作的逻辑很清晰:快充技术再好,只有少数高端车能用也形成不了规模效应。只有下放到走量车型,让更多人用起来,才能真正建立优势。而且比亚迪一直有“技术普惠”的传统,当年DM-i技术就是从高端车型下放后,直接掀起了插混热潮。明年兆瓦闪充要是普及到平价车型,纯电车主的“续航焦虑”会被彻底治愈,友商的快充技术要是跟不上,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总结:技术+价格双杀,明年车市更卷了
从这三大技术大招能看出来,比亚迪明年的思路很明确:用技术升级降成本,再用亲民价格抢市场。大压铸负责“降本增效”,大电池+DM5.0负责“提升体验”,兆瓦闪充负责“解决焦虑”,三者结合起来,就是对友商的“无差别攻击”。
可能有人会说“比亚迪这是在逼死同行”,但对消费者来说,这绝对是好事。技术迭代越快,价格越亲民,我们能买到的好车就越多。不过对友商来说,明年的日子确实不好过了——要是没有拿得出手的核心技术,在比亚迪的“降维打击”下,怕是只能拱手让市场。
最后想问一句:要是明年比亚迪真推出了搭载这些技术的平价车型,你会考虑入手吗?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