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上个月底那台新款Model 3后驱长续航版吗? 特斯拉连个线上发布会都懒得开,宣传也静悄悄,感觉像随手把新车扔进了展厅。 这事儿搁别的品牌身上,估计新车还没上市就先凉半截。 特斯拉从车评人到普通消费者,再到那些造车的大佬们,全都在讨论它。
为啥会这样? 说白了,特斯拉自己不用喊,自然有人抢着帮它喊。 这三拨人,简直成了它的“义务宣传员”。
第一拨,买车的老铁,图个“稳”字当头
很多想买电车的人,心里都绷着一根弦:怕买错。 毕竟这玩意儿不像手机,说换就换。 特斯拉呢,不知不觉就成了他们心里的“定心丸”。
在新能源圈子里,特斯拉的车保值率是出了名的高,口碑也硬。 大家普遍觉得:“买特斯拉,可能不是最炫酷的选择,大概率不会踩坑,是个不会出错的选项。 ”
这种“买了不吃亏”的心理,让车主和准车主们特别乐意分享自己的用车体验,或者给朋友推荐。 你朋友圈里晒特斯拉的,是不是比晒其他同价位电车的要多? 这就是口碑的力量,用户自己成了行走的广告牌。
第二拨,搞内容的媒体,流量“铁饭碗”
对做自媒体的,还有各大汽车平台来说,特斯拉就是“流量密码”。 因为它自带话题体质。 马斯克本人就是个热搜制造机,特斯拉的任何动作,新车、新技术、一个调价,都能引发巨大讨论。
第三拨,造车的友商,碰瓷式宣传
最有趣的是第三拨“宣传员”,特斯拉的竞争对手们。 你仔细看那些新势力或者传统大厂的电动车发布会,十有八九会把特斯拉Model 3或Model Y拉出来比一比。 比加速、比续航、比智能驾驶、比价格,明里暗里都在说:“看,我这儿比特斯拉强! ”这种操作,表面上是踩特斯拉,实际上呢? 无形中把特斯拉捧成了行业标杆和“假想敌”。
每次友商开发布会,特斯拉的名字就被反复提及,相当于友商自掏腰包,给特斯拉做了一次又一次的免费宣传,反复向消费者强调:“看,这就是你们心里衡量好车的标准! ”这效果,比特斯拉自己吹牛强多了。
能让这么多人甘当“传话筒”,光靠营销技巧可不行,底子必须得硬。 特斯拉的产品力,确实有它独到的地方。 现在很多品牌都在疯狂内卷“看得见”的东西:冰箱、彩电、大沙发、真皮内饰、花里胡哨的灯语,堆料堆得飞起。 特斯拉呢? 它把很大一部分精力,花在解决电车用户最核心的焦虑上,续航里程。 这东西平时看不见摸不着,却是实打实的痛点。
最近新上的后驱长续航版Model 3,同样用LG三元锂电池,把CLTC续航堆到了830公里。 这个数字一出来,甭管实际能跑多少,首先在心理上就给那些有“里程焦虑”的潜在买家,打了一针强心剂。 它精准地戳中了用户最在意、也最没底的那个点。
回到开头的问题:特斯拉为啥不做宣传还这么火? 因为它用产品力和独特的市场地位,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话题磁铁”。
消费者信赖它,愿意分享,媒体需要它,追逐流量,友商重视它,主动对比。 这三股力量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强大的传播洪流。 特斯拉只需要把产品摆在那里,自然有无数人抢着拿起话筒,替它向全世界广播。 这大概就是营销的最高境界:让所有人,都成为你的“传话筒”。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