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特斯拉用圆柱电池,而其他车企都用方形电池?

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中,一个鲜明的技术分野悄然形成:当大多数车企纷纷押注方形电池时,特斯拉却始终执着于圆柱电池路线。这是为什么?

特斯拉对圆柱电池的“执念”,始于其早期的生存智慧。初代Roadster诞生时,圆柱电池已在消费电子领域成熟应用,供应链稳定且成本较低(较当时方形电池低约40%),一致性也更优。这为特斯拉快速切入市场提供了基础。特斯拉通过独创的侧边冷却技术,将圆柱电池的散热劣势转化为系统优势:冷却液通过电芯缝隙直接贴合侧边,冷却效率提升50%,确保了电池在20-45℃的健康区间工作。

圆柱电池的天然结构也利于性能提升。其单体能量密度更高,循环性能优越,且可快速充放电。特斯拉通过不断迭代,从18650到21700,再到4680大圆柱电池,持续优化能量密度与成本结构。4680电池采用全极耳设计,使内阻减少5-20倍,功率提升6倍,热管理更高效,同时大幅降低成本。搭配CTC(底盘一体化)技术,空间利用率提高,续航里程增加16%。

反观方形电池,其在国内占据主流,很大程度上源于政策与产业默契。补贴时代,方形电池适配灵活,助力车企快速推出“油改电”车型;且电池厂主导的生态圈降低了车企的技术风险。方形电池规则堆叠空间利用率高,结构强度好。

特斯拉的圆柱路线更与其成本战略深度绑定。通过规模化自产,特斯拉电池组成本稳居行业最低。这种成本优势赋能其高端市场开拓与价格战底气。

未来,两条路线仍将并行:特斯拉以4680+CTC推动圆柱向“车体结构件”进化,追求性能极致;方形阵营则凭规模效应与CTP技术固守主流市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