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几个月前和一个老朋友聊起问界新M7的时候,他还挺激动的,说这车7天大定6万,数据听起来有点吓人。后来我自己跑展台,翻了下笔记,发现这次展台1800平方米真不算大,这种规模在新能源阵营里已经蛮常见了,实力的体现还是产品本身。问界家的套路,我觉得越来越像华为软硬结合的手法,既有硬件加持,也有软件生态支持,像M9用的HarmonyOS 4加车载模组,算法和APP生态都挺圈粉的。
M9这回新加的银境紫车漆挺有意思,六层喷涂工艺里嵌了铝粉和云母片,反光效果多变,赛力斯这招算是给旗舰型SUV点门面活了。实际上,M9的玄武车身,80%的铝合金占比听着高,感觉有点类似航空材料结构设计的思路,既要保证刚度,也承受大量碰撞能量。官方说扭转刚度达41000牛·米/度,我记得上一代对比车型也没这么夸张,那种刚度其实更直接影响车的行驶稳定性和操控。可别光听数据,不久前问了个修理工,他觉得高比例铝合金车身维修起来相当麻烦,费用能比钢车身贵20%-30%,对日常保养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我一直觉得问界M9在实际使用里表现得比较全能,销售那里也证实了,2023年年底到2025年9月,24万辆交付在大六座SUV里确实挺突出。它那套ADAS 4.0硬件组合,尤其是激光雷达和多雷达融合,让城市自动驾驶辅助覆盖了259座城市,比很多同级别对手领先不少。机械车位代客泊车这种功能我倒是有点疑问,毕竟这功能实际应用场景不常见,搞不好是用来做高端配置的噱头(这段先按下不表)。
讲真,问界的渠道建设这块比较狠,全国220家体验中心和330家授权服务中心铺得快,这是打好后勤保障的关键。毕竟用户买了车,要是充电难,售后服务差,每个月真要跑到几十公里外去服务中心修车,那不闹心嘛。补能体系接入8.8万根华为自家的超充桩和近45万根第三方桩,覆盖4200个高速服务区,看起来很给力。按官方说法,单枪600千瓦的液冷超充站今年要建1000座,我稍微心算了一下,理论上纯电M8纯电版15分钟充350公里其实吻合这个功率,充电速度大幅提升可能是电动车用户最直接的利好。
说到M8,增程和纯电版本双线并行挺有意思,我朋友先买了增程版,说续航实打实省心,CLTC估计1400公里是真的可以少担心充电焦虑。可惜现场我坐了纯电版,100千瓦时的电池,实际使用下来可能续航600公里出头,这块感觉还得看后期数据。别看这个续航参数对比竞品不算特别突出,但它支持480千瓦超充,15分钟补350公里,这充电速率算是本地领先水准。我还没算过这种充电高功率对电池寿命具体影响,但朋友说长远来看至少该有折损,纯电党对这种负荷其实挺敏感。
新M7这代车有点小意外,40亿投入升级确实是下了血本,轴距延长了160毫米,对空间感知特别影响大。零重力座椅和按摩功能放在中高端SUV常见,但3排座椅可调角度,最大25°后仰角度确实贴心。我现场和销售聊了下,共同关注的焦点还是7座柔软性空间的实用度。等下我还打算问问几位真实车主他们对增程版230公里纯电续航感受,毕竟磷酸铁锂电池放在这么大级别车里续航不算出众。纯电版610公里倒是不错,350千瓦快充也非常实用,理论上10多分钟能充满一大半,看着挺诱人。
新M5 Ultra升级很明显,尤其是铝合金底盘减重30%,差不多减了几十公斤轻到车身总重5%左右,驾驶感和操控理应提升,反正我身边业内供应链朋友都说,这种铝合金多应用于高端车,制造工艺和成本都上去了。20万元级别来点高档范儿,让普通年轻消费者也能体验智能化和高品质感,感觉问界在扩大用户基盘上步子迈得稳。5.3秒破百不算快,但日常差不多够用了,比起同价位纯电SUV,M5 Ultra加速数据胜出不少,没想到这价还能卖到这么好性能。
至于安全体系,赛力斯提出场景定义安全,划分为生命保护、车身防护、健康呵护、隐私守护,这一串听起来不新鲜,但具体落实成CN95滤芯、VOC认证的内饰材料,以及本地语音脱敏、摄像头物理遮挡这些小细节倒是实在,谁也不想车里成了移动大喇叭泄露隐私。小区内有人半夜来敲门我光线看着摄像头遮挡功能就特别有安全感。
年底问界将推M8五座版和M9纯电版,这两款稍有点不一样。M9纯电版120千瓦时电池,CLTC续航预计800公里以上,感觉对标一线高续航纯电旗舰;M8五座版取消三排座椅,扩展后备厢至1100升,定位高端休旅,这让我忽然想到,现在市面上高端纯电休旅缺一款空间够大又智能的车型,问界这招确实走对了。
单看数字和功能,谁又能保证这些智能辅助在真实复杂路况下不翻车?像我这会儿,有点膨胀了,兴奋,是2025年的天津车展内容,但过个几个月我们再聊,问界生态和产品会不会真能落地到所有用户的日常里。你觉得?当下最吸引你入坑的是哪一点?车漆的反光?续航数据?还是那块硬核激光雷达?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