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理想汽车上周那个销量数据一出来,我差点以为自己手机拿反了。
五千七百台。
就这?
国庆七天乐,全国人民都在外面撒欢,理想吭哧瘪肚就交了这点车,然后还特别骄傲地跑出来说,我们这可是“真”交付,上了牌的,不像外面那些妖艳贱货只会吹订单。
这姿势,就非常值得玩味了。
不装了,摊牌了,我理想就是玩儿真实。
但问题是,这个真实,是不是有点太真实了?真实到有点寒碜。
这是一种典型的掀桌子式公关,潜台词是,我知道我考得不好,但我没作弊啊,隔壁那几个考满分的,指不定小抄都塞裤裆里了。你看,我虽然菜,但我人品好啊。
这套逻辑在以前,是管用的。
在那个大家还讲究体面的存量竞争时代,你标榜自己是三好学生,大家都会给你鼓鼓掌。
但现在是什么时代?现在是黑暗森林,是你死我活的修罗场。最好的防守不是防守,是直接把对手的泉水给偷了。友商们一个个都杀红了眼,恨不得把方向盘抠下来当板砖用,你在这里讨论谁的数据更干净?
这就像两军交战,对面意大利炮都推上来了,你在这儿跟友军掰扯谁的军装更笔挺。
太阳都要给你整一个趔趄。
这个市场的本质,早就被一群不讲武德的“新人”给彻底改变了。以前大家卖车,是商业行为。现在卖车,是修仙渡劫。要么一波带走,直接飞升;要么就被人一巴掌拍死,化为道友们口中的经验值。
所以,当一个叫孙少军的哥们出来说,诶,理想这个数据靠谱,其他家都在沉默。这种背书在过去是加分项,在现在,反而更像是一种行为艺术。
它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真相:整个行业,对于“订单”这两个字的信仰,已经崩塌了。
大家现在看到订单数,第一反应不是“哇,卖得好”,而是“哦,这里面有多少水分?”。有多少是员工单?有多少是亲友单?有多少是下单一分钟,退单半小时的体验单?
乘联会那个数据简直就是公开处刑,说三季度新能源车企的订单交付转化率,平均下来差了快四成。这是什么概念?这就等于你网恋奔现,照片上是迪丽热巴,来的可能是乔碧萝。
理想之前一直吹自己是业界清流,转化率控制在15%以内,现在也掉到平均水平了。
这说明什么?
说明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之前那套靠着L系列大空间、冰箱彩电大沙发的“奶爸玄学”,正在被更赤裸裸的“价格屠刀”所破解。
我作为一个被各种新车发布会轰炸到精神衰弱的中年人,这两年的感受特别明显。
用户的决策逻辑变了。
以前买车,是加法。我需要空间,需要舒适,需要智能。理想把这几样给你拉满,你就觉得值。
现在买车,是减法。我预算就这么多,谁能给我最多的东西,我就买谁。至于品牌、文化、甚至一些边边角角的体验,都可以为了那几万块的差价让路。
这就是为什么理想的L7、L8卖了这么久,开始显出疲态,而新出的L6还没热起来。因为大家都在等,等一个“掀桌子”的价格。
你理想还想体面地赚钱?不好意思,时代变了。
隔壁小鹏蔚来,国庆期间试驾搞得飞起,恨不得把展车直接开到你家客厅里。理想呢?动静不大。不是不想搞,是火力有点跟不上了。
一二线城市,还能靠着“智能驾驶”这根最后的救命稻草撑着。但出了三四线,你跟人讲AEB,讲激光雷达,人大哥只会问你一句:“这玩意儿能便宜两万不?”
这才是最要命的。
反技术崇拜的时代来了。你吹你的技术有多牛逼,参数有多好看,实验室里跑赢了全世界。但真正的考场,在中国任何一个三线城市的菜市场门口。
自动驾驶的终极奥义,不在特斯拉的FSD,也不在华为的ADS,而在于出神入化的“老头乐”。只要路边的大爷走位够风骚,躺得够果断,你车上装的是如来佛祖都没用,责任直接就给你定死了。
所以,当用户开始抱怨理想的车机系统,这个曾经的“电子压缩毛巾”,每次OTA升级都变得更臃肿、更卡顿时,这就是一个危险信号。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车机比喻成压缩毛巾,好像有点侮辱毛巾了。
那个曾经让你觉得“旦用难回”的东西,现在开始变得碍手碍脚。用户的耐心,是有限的。
更可怕的是什么?是沉默。
吉利、埃安不说话,特斯拉更是连中国区的具体数字都懒得提。
这种沉默,比叫嚣更让人恐惧。
这说明大家都在憋大招。价格战的下一波闪电战,可能就在路上了。特斯拉的降价和新车,就像悬在所有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掉下来,但你知道它总会掉下来。
所以,理想现在面临的,根本不是什么销量小幅波动的问题,而是一场根本性的“信仰危机”。
过去,买理想的人,买的是一种对家庭的承诺,一种中产阶级的身份认同。这是一种品牌玄学,跟奔驰的星辉标一样,具有非理性的溢价。
但现在,这个玄学光环正在被无情的性价比铁拳砸得稀碎。
加大加大加大。
降价降价降价。
这才是现在市场的主旋律。
所以,理想接下来的破局点,根本不在于L6的产品力有多强,也不在于它的智能驾驶能不能覆盖更多城市。这些都是术,不是道。
它的道,在于李斌老师的精神状态,哦不,是李想老师,能不能再次发动他的个人魅力,在所有人都开始拼刺刀的时候,重新构建起用户的信仰壁垒。
说白了,就是得让用户觉得,我买理想,不是因为它便宜,而是因为它就是理想。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但这真的太难了。
当你的竞争对手已经不跟你玩商业游戏,开始跟你玩命的时候,你唯一的选择,就是比他更疯。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就问你怕不怕?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