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个踏板铃木uy125,没和销售多说直接付钱了,一万多没了不上牌不上保险,装车没有手机支架销售不理人心里不舒服

说实话,买辆踏板车这事儿,没想到我会这么窝火。前几天上头条某个直播看到铃木UY125,价格和宣传挺贴合,10580包挡风板、手机支架、防护杠什么的,看着挺实在。我没怎么和销售废话,直接付钱了。心想这么不纠结挺好,差不多价钱,赶紧整明白它。结果回来,装车半天,人家说装好了,我一看,手机支架没影儿。跟女销售说,人家装车的她也凑合着帮忙的,销售根本不理我,估计心里想钱都收了,还理你幹嘛。

我先承认,我这惯有点儿欠缺,遇事没多废话,结果真是翻车了。老实说,和销售劲太差,尤其是我那种看得比较透的——毕竟自己在行业里呆过,还懂点研发和供应链博弈,心里有杆秤。10580那个报价看着挺明白,但现场搞了半天,啥情况?细节讲讲吧,济南郊区那会儿,我看到报价里面没包含上牌费和保险,自己算了下,大概得多花600、700块,才算真正到手价格9350。销售说这不算贵,可我心里嘀咕了,是不是这就叫套路?

买了个踏板铃木uy125,没和销售多说直接付钱了,一万多没了不上牌不上保险,装车没有手机支架销售不理人心里不舒服-有驾

和微信上另外家直播工作人员聊了几句,他们都说自己的客户大部分直接交钱,不太纠结细节,销售态度能忽略。但是我不一样,我惯挑细节。那个微信销售发身份证照让我确认,说是帮后台核对的,我就想,这背后到底几拨人往来?销售撕逼这种事,普通消费者真不理解。

之前我看到几个同类价位的车,比如UHR,售价也就多了两千多,性能质感相当,配置还好点,我后来在朋友圈听说不少人劝我多花这钱划算得多,这让我更加怀疑UY125的性价比。

说实话,我之前听人说UY125那款车其实没想象中那么行,尤其是没ABS这一点,骑得心里总不踏实。广西那边有朋友国庆买了个包牌包保险11880的版本,说没啥好讲价的,我当时就想为啥人家能包牌包保险,我这边靠自己上?。这差距明显不小。

买了个踏板铃木uy125,没和销售多说直接付钱了,一万多没了不上牌不上保险,装车没有手机支架销售不理人心里不舒服-有驾

还有一段小插曲,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女销售电脑上出库单也显示有手机支架和手套,但关键时刻她不给,这让我觉得她是怕我找麻烦。那时候她刚好接待别人了,我就尴尬了。

我还心里琢磨,铃木的供应链应该没那么复杂,这车都不算多高端配置。研发流程跟造手机差不多,供应链博弈的关键就是零件配套和成本控制,像手机支架这种小玩意儿本来成本极低,送不送就是姿态问题,结果演变成了人情味和态度的拉锯战。想想也是,手机支架不送,车企又没少挣钱。

当初没多问报价的我这回真有点嫌麻烦了。我之前还天真以为报价一样,现场买能多送点啥,没想到人家就是报价,服务就薄了,不靠大家微信接着谈,现场没送,这文不对题。

买了个踏板铃木uy125,没和销售多说直接付钱了,一万多没了不上牌不上保险,装车没有手机支架销售不理人心里不舒服-有驾

我也猜了一下(样本少,不确定),可能女销售这里压力挺大,有点敷衍,毕竟套票弄多了,跟后端出库还有分账。这种小加件,日常供应链里属于备件库块儿,不是什么缺货大难题,但能不送就不送。是不是我耽误了她节奏?真挺嫌麻烦。

顺带提个大家可能都关心的,UY125保值率咋样?我粗算了一下,买这个价位的,入手价一万多,三年折旧可能掉到六七千左右,保养和油耗成本大概每半年七八百块不等,总体算下来单月成本300多,挺纠结的。

换个角度想,我当初趁热闹没联系微信销售,也许错了。那边价格和活动都差不多,但至少人家能沟通,能送各种辅件,能包牌保险,我也不是非得死磕那个现场卖车的女销售。但你说我这心情,谁愿意?车买了,钱没了,东西还不全,销售又摆脸色。

买了个踏板铃木uy125,没和销售多说直接付钱了,一万多没了不上牌不上保险,装车没有手机支架销售不理人心里不舒服-有驾

后来又看到一条朋友圈,朋友说:喜欢就好,别老说贵了。说的没错,可问题是,喜欢之前就得先觉得值吧?这心底的凉了,是因为没体验到那份值。

10400块多买个UHR骑感和配置提升明显,买UY125我自己得先摆正心态还是爱车党。

我想问问你们,买踏板车,是不是该先花点时间多和销售打交道,还是直接拍板付钱比较好?毕竟,这手机支架、保养、保险,不是小事,尤其这年头还得看咱和销售的缘分。

买了个踏板铃木uy125,没和销售多说直接付钱了,一万多没了不上牌不上保险,装车没有手机支架销售不理人心里不舒服-有驾

开车回来的路上,我注意到那个店门口有个老修理工坐着抽烟,听他扯淡说:这行当,啥好车?就看后面能不能修得起!我顿时有点慌,车子不全送还算啥,日后保养修车的故事,才是真的麻烦呢……(这段先按下不表)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