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你走在路上,是不是感觉一种叫“问界”的车越来越多了?
每次看到都得琢磨一下,这到底是华为的车,还是谁家的车?
在你还在纠结这车标到底念AITO还是ATTO的时候,这车背后真正的制造大哥——赛力斯,已经揣着赚来的大把钞票,跑到香港去敲锣了。
魔幻不魔幻?
一家前几年还在财报里哭穷,被大家当成是华为“代工厂”的公司,突然就鲤鱼跳龙门,不仅在A股市场叱咤风云,还要去搞“A+H”两地上市,成为豪华新能源车企里的头一份。
这操作骚就骚在,它不是因为缺钱活不下去才去要饭。
你看看它的招股书,那数据亮得能闪瞎眼。
2024年营收暴涨305%,直接干到1451亿;净利润59亿,毛利率23.8%,一举成为全世界第四家能盈利的新能源车企。
这哪是去IPO,这简直是去香港开庆功宴,顺便再收点份子钱。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已经能自己造血,而且A股账户里还趴着钱的公司,为什么非得急匆匆跑去港股再融一百多亿?
钱太多烫手吗?显然不是。
理解这事儿,你得把赛力斯IPO看成一场精心策划的商业大戏,而不是一次简单的圈钱行为。
这就像一个游戏高手,刚打完新手村的终极BOSS,血条和蓝条都是满的,但他没有选择去下一个地图,而是原地开启了一个“全球副本”,给自己又加了一管长长的血条。
因为他心里清楚,新能源汽车这个牌桌,下半场是地狱难度的全球淘汰赛。
在国内卷赢了不算本事,能出去跟特斯拉、BBA掰手腕,还能活着回来的,才是真牛逼。
赛力斯这次去香港,就是去武装自己,准备下场打这场硬仗的。
这笔高达129亿港元的募资,用途规划得明明白白,像极了学霸的复习计划。
70%砸给技术和产品研发,20%用来铺全球渠道,剩下的10%当流动资金。
翻译一下就是:过去我靠华为大哥的技术和品牌喂到嘴里,吃得很香,现在我长大了,赚到钱了,我要用这笔钱给自己也装上一个“技术大脑”,同时还要把餐厅开到全世界。
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为了让华为大哥带飞的时候,自己这架“飞机”能更结实、飞得更远。
这场大戏最精彩的部分,还不是赛力斯自己唱独角戏,而是那个堪称“豪华天团”的基石投资者阵容。
你知道什么是基石投资者吗?
说白了,就是在公司上市前就承诺购买一定数量股票的大机构,相当于婚礼上的“娘家人”,是来撑场面的。
他们的作用就是告诉外面那些还在犹豫的散户:别看了,这家人我们罩了,靠谱,赶紧上车。
赛力斯这次请来的“娘家人”多达22家,阵容堪称群星璀璨。
有重庆产业母基金这种地方国资,代表了“亲爹”的支持;有施罗德这样的国际顶级资管,代表了华尔街的认可;还有三花智控、中升集团这种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代表了“兄弟们”的力挺。
这帮人加起来,直接认购了差不多一半的发行股份。
这已经不是撑场面了,这是直接把半个场子都包下来了。
这场面,就像你办婚礼,市长当证婚人,马斯克坐主桌,楼下卖你煎饼果子的大爷都来随了一份子钱。
这传递的信号只有一个:我们所有人都看好这小子。
为什么这么多聪明钱都抢着上车?
很简单,他们看到了赛力斯身上最性感的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华为依赖症”的自我救赎。
过去,市场对赛力斯的质疑,核心就一个:你除了有华为,还有什么?
离开了华为,你还剩下什么?
这种质疑很致命。
因为在资本市场,一个公司的估值,最终取决于它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不是它抱的大腿有多粗。
赛力斯这次IPO,用70%的募资额投向研发,就是在向全世界宣告:我知道我的长板和短板,我现在就要用你们的钱,把最短的那块板补起来。
这是一种清醒,更是一种野心。
它不想只当那个提供厨房和食材的餐厅老板,它想在聘请了米其林大厨(华为)的同时,自己也开始培养能炒出硬菜的厨子。
这才是健康长久的关系。
一个强大的赛力斯,对于华为的汽车生态来说,也是一个更稳固的盟友。
这叫双赢。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中国智造”的全球化叙事。
以前我们说中国汽车出海,很多时候是靠性价比,去一些亚非拉市场搞“农村包围城市”。
但现在不一样了。
赛力斯和华为联手打造的问界品牌,从一开始就锚定高端市场,M9、M8这些车型,直接就是对着BBA的腹地去的。
这次募资,明确提出要支持海外销售、建充电网络,要在欧洲、中东建100家体验中心。
这是什么打法?
这是典型的“快种快收”的互联网模式降维打击传统车企。
他们要把国内卷出来的经验,原封不动地复制到海外。
他们要告诉欧洲的老钱们,汽车不再只是一个由发动机和四个轮子组成的铁皮盒子,它是一个可以移动的智能终端。
当你们还在纠结真皮座椅和桃木内饰的时候,我们已经在车里开会、K歌、看电影了。
这套“资本+品牌+渠道”的组合拳,本质上是在向世界输出一种新的游戏规则。
赛力斯在香港上市,就是为了拿到一张全球通行的门票,用国际资本看得懂的语言,去讲一个中国高端制造的故事。
所以你看,赛力斯港股招股,表面上看是一次融资,实际上是一次战略亮剑。
它在告诉竞争对手:别以为我只会躺赢,我还能氪金。
它在告诉投资者:别只看我和华为的绯闻,看看我自己的肌肉。
它在告诉全世界:别总觉得中国车便宜,我们贵起来,也能让你们心服口服。
这盘棋下得很大。
成功了,它就不再仅仅是“华为的赛力斯”,而是“世界的赛力斯”;成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就多了一个可以抄的作业范本。
当然,前路漫漫,挑战重重。
全球化的水,远比想象的要深。
但至少,赛力斯已经穿上了最好的装备,加满了最强的Buff,站在了新副本的门口。
至于能不能通关,就看接下来的操作了。
毕竟,资本市场的故事,最终还是要靠销量和利润来兑现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