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得起,修不起,新能源车维修陷入困局?车企能否放大格局呢?
新能源车现在越来越火,可不少车主却陷入了“买得起,修不起”的尴尬境地。近,新能源汽车维修正遭遇困局,这让很多车主都叫苦不迭。
选择官方维修,价格高得惊人。一辆十多万的车,底盘维修报价就要6万多,换个屏幕也得1万多。要是选择第三方维修店,虽然价格便宜,但得冒着脱保的风险。而且,新能源车通过技术手段,限制第三方维修,让维修店不敢轻易接手。
很多人不理解新能源车售后贵的原因。其实,新能源车后续花费不少。轮胎口径基本上都是19+的,便宜的也得大几百,贵的3000多。新能源车重,铝圈一上马路牙子就容易变形,轮胎磨损快。一旦车被划,贴车衣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为什么新能源车不让在第三方维修呢?一方面,万一在外面换了电池不靠谱,车烧了,车企名誉受损。另一方面,原厂售后维修可比外面贵,车企也想通过维修赚钱。他们还有两个“操作”:和终身质保绑定,在外面修了就断保;锁电,让电池充电变慢、续航变少。车主买了车,车是自己的,但电池使用权都没有。
不过,也有车企在改变。像特斯拉,以前也锁电,后来被车主起诉,赔了不少钱,现在不敢再这么做了。
新能源车企这种操作,其实就是变相垄断,剥夺了消费者的选择权。新能源车维修成本高,一方面是因为它像电子装置,产品造价贵;另一方面,铸造件工艺导致碰撞后只能整体更换。
行业专家建议,车企能放大格局,降低维修价格,共享维修技术体系。政策层面也在出手,推动降低维修成本,丰富零部件供给渠道。希望这些举措能让车主不再为修车发愁,新能源车维修市场能迎来“百花齐放”。
#每日汽车资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