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胜极光L官方直降19万元,降幅高达44%,创下2025年豪华车市场最大单次官降纪录,如同一位贵族突然撕下华丽外衣,裸身跳入价格战的混战泥潭
曾几何时,路虎极光需要加价20万、落地70万才能拥有;如今却以23.98万的起售价贱卖自身。更讽刺的是,如此惊人的降价却未能挽回销量——8月份该车型仅卖出552辆,同比巅峰时期暴跌90%以上。
01 价格雪崩:从加价20万到直降19万的身份坍塌
揽胜极光L的价格跳水堪称豪华车市场史上最惨烈的崩塌。2025年8月,捷豹路虎官方发布海报,将指导价42.98万元的揽胜极光L直接降至23.98万元。
这还仅仅是基础优惠。北京某捷豹路虎直营店的销售人员透露,如果客户选择分期付款,车价还能再降1万元;购买“双保套餐”可再减1万元;同品牌置换最高可优惠1.6万元。粗算下来,消费者首付6.3万元就能把一辆路虎极光L开回家。
从加价20万到降价19万,路虎的品牌溢价已然崩塌。在深圳等地,经销商甚至报出过23.79万元的更低价格,只是需要捆绑金融方案。这场官方降价,本质上只是将终端长期存在的折扣透明化,挽救不了路虎日益褪色的光环。
02 销量冰点:552辆的月销与国产越野的崛起
降价未能换来销量,这是路虎目前最大的尴尬。
2025年8月,整个路虎品牌在中国市场仅售出841辆,其中揽胜极光L贡献了552辆,定位更低的发现运动更是只卖出289辆。这一数字,连国产品牌热门车型的零头都不到。
与此同时,国产硬派越野正强势崛起。新款坦克400、奇瑞纵横G700、方程豹豹8、猛士M817等自主品牌越野车相继上市。这些车型在保留越野车核心功能的同时,更好地兼顾了舒适性和智能化。
奇瑞汽车执行副总裁李学用曾将越野车发展分为三个时代:1.0时代只有通过性,2.0时代有了路虎等进口高端越野车,而3.0时代则属于兼顾舒适性、智能化与生态建设的国产越野车。路虎,似乎已被归入过去的2.0时代。
03 病灶剖析:智能化滞后与质量隐患的双重困局
路虎极光L卖不动,核心问题在于其产品竞争力已大幅落后。
智能化滞后是首要痛点。极光L全系配备12.3英寸液晶仪表和11.4英寸中控大屏,硬件参数看似达标,但实际体验却远远落后。其语音助手功能有限,InControl OS 2.0系统响应速度远不如华为鸿蒙座舱,且全系缺乏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产品质量与可靠性同样令人担忧。2024年底至今,捷豹路虎已在全球发起多次召回。仅2025年9月,奇瑞捷豹路虎就因发动机左侧低压燃油管接头可能出现异常裂纹,导致燃油渗漏甚至发动机舱起火的风险,一次性召回了37492辆路虎发现运动版和揽胜极光。
再加上高维护成本的长期诟病,路虎极光L在消费者眼中已从“身份象征”变成了“烫手山芋”。
04 生存危机:品牌形象坍塌与市场份额萎缩
路虎面临的不仅是产品危机,更是品牌价值的坍塌。
过去,路虎——特别是揽胜行政版——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加价几十万、落地三四百万是常态。但如今,路虎已从“身份代名词”沦为了网络调侃的素材。
财务数据同样不容乐观。2024/25财年,捷豹路虎全球零售销量为42.89万辆,较上一财年下降0.7%。其中,中国市场销量为8.37万辆,同比下降19.7%,远超全球平均跌幅。更触目惊心的是,作为合资企业的奇瑞捷豹路虎,在2024/25财年零售销量为3.42万辆,同比暴跌31.9%。
利润方面,捷豹路虎2024/25财年税后利润18亿英镑,同比暴跌30.8%,盈利能力大幅减弱。
05 绝地求生:电动化转型的生死赌局
面对困境,捷豹路虎正试图通过电动化转型挽回败局。
2024年6月,捷豹路虎与奇瑞深化合作,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计划由奇瑞捷豹路虎生产电动车型,并使用 “Freelander神行者” 的全新电动品牌。这一举措属于捷豹路虎全球180亿英镑电动化投资计划的一部分。
然而,这更像是一场生死赌局。神行者品牌的首款车要到2026年才上市,而彼时的中国新能源市场格局可能已再度重塑。更何况,路虎的豪华光环已经褪色,新品牌如何在消费者心智中建立高端形象,是一大难题。
在电动化转型方面,捷豹路虎已大幅落后。其目前所谓的“电气化车型”中,62%是不需要充电的轻混车型[MHEV],纯电车型只有已停产的捷豹I-PACE。销售人员坦言,路虎的纯电车型何时上市,“目前还没有接到相关消息”。
在北京一家捷豹路虎直营店里,销售人员陈晨望着展厅里空荡荡的极光L,对同事苦笑:“现在这价格,都快赶上国产车了,可顾客进来转一圈,还是摇摇头走了。”
一位在店里转了许久的顾客接过话茬:“不是路虎不香了,而是现在的国产车太强了。”
正如一位行业观察者所言,路虎极光L的悲剧,是传统豪华品牌在新能源时代的集体困境缩影——当电动化与智能化成为主旋律,那些躺在传统豪华光环上吃老本的车企,必将被市场无情抛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