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假的?奥迪SUV,不是A4L那种轿车改的,是正儿八经的SUV,现在直接干到13.5万了?这个价格,放以前想都不敢想,这可是奥迪啊!结果呢?销量数据啪一下甩脸上,近一年卖了7628辆,月均就600多辆,今年1月更惨,才353辆。
这数据,惨啊!按理说,一个豪华品牌的光环,加上一个比普通紧凑型SUV还低的价格,不该卖爆吗?凯迪拉克CT5、奥迪A4L们二十几万都卖得动,这13.5万的奥迪SUV,怎么就没人要呢?
难道是车太小?奥迪Q2L,定位小型SUV,车长4257mm,轴距2628mm。确实不大,比吉利缤越那种小型SUV冠军还短一点。但空间利用率奥迪做得还行,尤其是后排,通勤接娃够用,比想象中宽敞点。
可那后排地台,高得离谱,中间基本坐不了人,要是想坐满仨成年人,那滋味估计不好受。这空间表现,虽然比尺寸看着强点,但离完美差远了,尤其跟现在那些空间大、地台平的电车比。
再看这车的内饰,真是入门级得不能再入门了。你想着13.5万买个奥迪内饰?别逗了。中控台干巴巴的,屏幕小得可怜,顶配也就8.3英寸,低配更惨,7英寸,功能还少得可怜。
除了那个炮筒式的空调出风口有点设计感,其他地方完全没有豪华感。虽然说全系给了真皮座椅,顶配还有Alcantara,但架不住整体氛围就这样,跟奥迪A4L、Q5L那种感觉完全不是一回事。
可能有人说,买奥迪就是买标,买个开起来的感觉。动力呢?1.5T发动机,160匹马力,250牛米扭矩,破百要9.2秒。这套动力总成,在大众朗逸、速腾这些车上常见,说白了就是个家用车水平。
配的还是个7挡干式双离合,开起来顿挫感嘛,懂的都懂。底盘倒是德系的扎实感,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独立悬挂,调校偏硬朗。但这点优势,真的能抵消动力总成的平庸和内饰的拉胯吗?
外观倒是还行,奥迪经典的大嘴中网,黑化处理,看起来挺运动。大灯组设计得也犀利,两边的导流槽挺大,视觉冲击力有。车尾的立体尾灯、大面积装饰件,看着不头重脚轻,符合奥迪的家族脸。
但这些,只是让它看起来像个奥迪,骨子里呢?入门级的发动机,入门级的变速箱,入门级的内饰,入门级的空间(后排地台)。13.5万,你买到一个看起来像奥迪,但开起来、坐进去、用起来都普普通通的车。
或许这就是问题所在。当价格跌破传统豪华车的心理防线,甚至比很多普通品牌紧凑型SUV还便宜时,它身上的“豪华光环”是不是也跟着稀释了?大家花13.5万,是想要个奥迪的标,还是想要一台真正好开好用、配置不错的车?
现在新能源车那么多,同价位能买到空间更大、配置更高、驾驶体验完全不同的电动车。比如比亚迪元Plus,同样是小型SUV,空间大,配置高,还没地台隆起。消费者自然会比较。
奥迪Q2L的困境,也许正是整个传统豪华品牌入门级车型的缩影。高端车型还能靠品牌溢价维持,但到了入门级,价格下探到跟普通品牌竞争,消费者就会开始用普通品牌的标准去审视它。
当用普通品牌的标准看时,Q2L除了那个圈圈标志,在动力、内饰、配置、甚至空间实用性上,都没有展现出碾压同价位普通品牌车型的实力。那个曾经值万金的“奥迪”标,在13.5万这个数字面前,似乎也没那么大的号召力了。
所以,哪怕价格跌破底线,这款奥迪SUV依然卖不动。这不是简简单单的降价就能解决的问题,是消费者对入门级豪华车价值认知的转变,以及新能源汽车带来的全新冲击。花着普通品牌的钱,结果买回来一个哪哪都“入门”的豪华品牌车型,这笔账,精明的消费者算得很清楚。
再说了,现在十几万的选择太多了,燃油车卷得厉害,电车更是层出不穷。奥迪Q2L靠一个下探到普通品牌腹地的价格,想从新能源和传统燃油车的双重夹击下突围,真的太难了。这个销量数据,就是最直接的证明。
这辆奥迪Q2L的遭遇,是不是在告诉我们,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品牌不再是万能的通行证,尤其是当价格不再高高在上时,产品本身的竞争力,以及能否满足消费者对新技术的期待,才是决定生死的关键?
所以,面对13.5万的奥迪SUV,消费者可能真的在问自己:为了那个标,放弃更好的空间、更丰富的配置、更符合潮流的新能源技术,值不值?从销量看,大部分人似乎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