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万到50万,7款SUV用车碎事与冷门配置杂谈
13万能买啥?邻居老赵前阵子还感慨,说以前这点钱只能琢磨二手日系或者合资小型SUV,哪敢想新车。现在新能源一来,局面全变了。他家小区里那台零跑B10就挺扎眼的,每次下楼都能碰见他在鼓捣手机遥控泊车。老赵说,这玩意儿连记忆泊车都有,上回老婆在商场地下库直接让它自己倒进去了,还能远程看状态,他乐得跟孩子似的。
零跑B10其实配的宁德时代67度电池,据说续航600公里,不过实际开空调、走高架有点打折扣。我群里有个兄弟自测过,大夏天吹着风扇,也就550出头。但三电终身质保这事儿真是省心,修理厂师傅也夸“以后不用怕大件坏”。激光雷达128线束那套,不少人觉得花哨,其实城里堵车时候自动跟随还挺灵敏。偶尔还能玩256色氛围灯,小孩上去非得挑个粉色才肯坐后排。
再多加几千块,还有深蓝S05可选,那台据说底盘调校偏软一点,适合南方路况多坑洼地方开。不过配置没B10顶配那么花哨,就是常规够用。
预算拉到18万,有朋友犹豫别克昂科威S还是国产新势力。有一次饭桌上聊起,有人坚持要燃油,说“修起来方便不折腾”,还有图便宜抄底美系中型SUV,现在昂科威S优惠下来,中高配落地不到18万,比两年前便宜快十来万。师傅私下嘀咕,美系通病就是油耗高点,但胜在空间和舒适性——座椅是真软,而且带通风加热,一到冬天北方真香!
如果你追求空间大的纯电,也有人看星际元ET轴距3米的大五座,说后排翘腿都行。但这种车型一般入门版配置缩水,要啥取舍自己掂量吧。有位技师顺嘴提过:租赁电池模式的乐道L90,其实对长期持有的人不太划算,因为换代周期短,一年半载又想换新。
25万能做什么?隔壁阿姨去年刚把奥迪Q5L提回来,她原本一直观望价格,这两年跌得厉害,到手裸车23出头,加保险税费落地25左右,比她姐夫三年前买时硬生生省了六七万。“以前觉得全时四驱改成适时四驱亏了,现在反正天天市区上下班,用不上那么复杂。”她这么讲。Q5L那个静音玻璃和主动降噪功能,在高速上确实安静不少,就是维修工提醒雨刮器胶条贵一些,要留神别干刮伤玻璃。一些老司机还会吐槽奥迪虚标油耗,不过城市代步也无所谓啦。
29万元档口,经常听群友纠结特斯拉Model Y到底值不值。这半年销量起伏大,但6月又冲回4万辆+,“销量冠军”帽子暂时没摘掉。我认识一个搞IT的小哥专挑长续航版,说软件升级推送频繁,每次更新都像拆盲盒,上个月突然多出来个哨兵模式的新功能。他唯一抱怨的是方向盘材质容易打滑,下雨天手汗重容易失控,所以后来专门包了一层麂皮防滑套。今年官方放话要推加长六座版本Model Y L,我猜不少家庭用户会动心——毕竟第三排不是摆设,还能伸腿。
37万元往上的问界M8最近很火,两个月交付量超2万辆。我表哥刚订了一辆增程6座版本,他选它主要是看中了鸿蒙OS系统,人机交互比传统品牌流畅很多。他平时接送娃上下学,经常用ADS 3.0辅助驾驶堵路缓解疲劳,“左转弯提醒特别及时,不像之前开的老帕萨特,总担心A柱挡视线。”不过M8轮胎偏宽,新胎贵,而且低速过减速带声音略闷,有人怀疑是不是悬挂设计更注重舒适性导致共振大一点?
45万元档位选择尴尬,好多人拿不准到底该冲理想L9还是咬牙等问界M9。不久前我朋友去试驾理想L9,他说第二排老板键真的舒服,全家出去旅游一路按摩躺平,可惜最近销量掉得厉害。据销售透露:“纯电市场不好做啊,我们主攻增程领域竞争压力也大。”而且保养费用比预期低些,小毛病倒是不少,比如中控屏偶尔死机,需要断电重启才能恢复正常,看着高级其实也是电子产品脾气怪异罢了。有意思的是,北京地区4S店给出的置换补贴政策经常变动,据说只认本地户口,否则手续麻烦死个人。
最后50万元级别,目前问界M9稳住每月一万辆成交价均价50+。我亲戚去年年底抢首批提车,还晒朋友圈炫耀第三排可以全自动调节靠背和腿托,“坐飞机一样”,他说。而且192线束激光雷达、1680万个颜色氛围灯这些东西吧,用起来确实爽但日常可能就是小孩生日派对才整彩虹效果,高级感倒是拉满。另外维修工偷偷告诉我:“鸿蒙OS系统升级千万别乱刷野路子固件,否则售后查出来不给保。”
写完这些碎事琐闻,我忽然想到,上周末小区业主群里又有人讨论停车难题,各种智能泊车、远程召唤听着牛,其实现阶段最管用的还是自家地下库那根备用钥匙链……科技再进步,总归离不开生活里的那些鸡毛蒜皮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