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不该降价吗,当碳酸锂价格从60万降到7万,车市价格调整应顺应市场变化让利消费者还是谋求品牌持续发展

比亚迪不该降价吗?当碳酸锂价格从60万大降到7万,你是不是也在心里扒拉拉,想知道这个大事件会怎么影响到车市。

我得先说一句,2023年我买了比亚迪混动车。那会儿价格不低,算是个犹豫大战——想买纯电还是混动?又觉得油耗太高,尤其我那辆2.4奥迪,油钱一算,感觉挺心疼的。

比亚迪不该降价吗,当碳酸锂价格从60万降到7万,车市价格调整应顺应市场变化让利消费者还是谋求品牌持续发展-有驾

因为那时燃油车的油耗普遍在百公里8L上下(我那奥迪油箱也就50升),算算每公里油费最低也得0.6块左右。然后,修修烧机油、换换零件,费用一天一天攒起来。老实说,我还试过用模拟折算到每年油费差不多三四千块,和一个电动车的充电成本比:百公里充电只要1块多,当然这个也得看用电环境,但整体比油耗低太多。

说到混动车,除了油耗略低,仪表盘的智能化让我觉得更顺手,出门不用担心堵车、限号,很有未来感。于是就果断出手了。反正那会价格还算合理,国家补贴也在,除了裸车没有二手车的议价空间外,我觉得还是值。

但没想到,才过了半年,价格就直接往下跳。某一批车型因为碳酸锂价格降了,从60万短短变到7万的价差,我心里这个苦啊。后来,听说比亚迪还加了个补贴政策,把车价又打低了。我那会儿心里嘀咕:这不是亏半截吗?可事实是,经过几次换车场景,我发现这调整其实对消费者还是有益的。

在行业里说句实话,碳酸锂价格的变动,确实是个破坏者。60万到7万,谁不觉得惊讶?这个差价直接砸在车企利润上,毕竟锂其实是个胆小的零件,成本占比不算大,但变动幅度太大了。有人说比亚迪赚得多,现在降价简直是在自掘坟墓。我倒觉得,这次价格冲击,让他们的成本模型得到了重新洗牌。

比亚迪不该降价吗,当碳酸锂价格从60万降到7万,车市价格调整应顺应市场变化让利消费者还是谋求品牌持续发展-有驾

话说回来,很多人在骂比亚迪恶意降价,有的还挺激动,要退车、堵店。可是我就奇怪了,这些人是不是把自己当成尊贵的买家?我接触过几家4S店的销售,他们告诉我,比亚迪的降价,是市场和供应链的博弈。供应链,咱们就想象成做饭,食材一降价,菜馆要调整菜单。

就不说特斯拉涨价这事了,反正他们早就惯了价格浮动,但比亚迪起盘也不算慢。只是车企的调价,是靠着对未来预期和库存压力平衡,不然怎么会在信息还没完全披露的情况下,就突然宣布降价?这和你在超市看到的促销差不多,吸引流量,清理库存。

我翻了下笔记,感觉这次调价是个必然。去年某店的售价在20万左右,现在新版车价20万不到(还略低点),虽然折扣策略灵活,但长远看多半是价格战+存货压力。这里面,有没有些价格引导、市场容量调整的意思?这里我要说一句,有些车商私底下还在预估,碳酸锂价格再降,未来涨不涨?大概没人能说得准。

比亚迪不该降价吗,当碳酸锂价格从60万降到7万,车市价格调整应顺应市场变化让利消费者还是谋求品牌持续发展-有驾

可是我还在想,降价之后,销量会不会猛涨?朋友们都在讨论,是否真香。我觉得,随着新技术的普及,那些钱紧的消费者,确实会更愿意入手。但要相比用料和品质,比亚迪在同级里,是不是还算性价比高得有点弹性?我自己还是觉得,价格只是拉低了门槛,品质、配置才是真正的战斗焦点。

有次我带朋友去看车,碰巧遇到一个销售。他说,降价了,订单都排到门外。我心里瞬间明白:这个行业,永远在价格和品质的天平上摇摆。比亚迪之所以能扛住压力,是因为它的研发实力在,把电池做到极致,让续航、可靠性都在同级里抢眼。

对比别的品牌,尤其是像奔驰、宝马那样,能在价格变动中保持高端品牌气质,靠的不是成本最低,而是品牌溢价和用户忠诚度。比亚迪还在钻研售价调整的边界,我估计,未来他们会更慎重一些。毕竟,品牌不是随便靠打价格战就能站稳脚跟的。

比亚迪不该降价吗,当碳酸锂价格从60万降到7万,车市价格调整应顺应市场变化让利消费者还是谋求品牌持续发展-有驾

有人会说,降价是亏本生意。但我觉得,这只是个人角度的问题,站在行业角度,降价未必代表亏,还可能是布局未来的投资。你想,库存在变大,销量跟上,可能就会带来软性利润。像我朋友的修理工说:新车更智能了,故障少了,反倒省心。他指的还是技术升级带来的好处。

写到这里,我还在琢磨一句:市场的价格与价值的博弈,究竟谁能赢?供应链的变动,是不是让所有车企都必须学会快打快拆?就像我妈说的:你买东西,打折了真划算,但质量呢?这句话用在车上,似乎也挺贴切。

你说,比亚迪未来会不会一直降?还是留点备用弹药?也许是市场大潮中,都在试探最优平衡点吧。

(这段先按下不表)有个细节我还没跟你说完。我一直觉得,现在的价格战里,最忽悠的还不是车本身,而是消费者的心理。大家都在等大降价,好像这个市场会突然剩下一堆废铁,其实未必。

比亚迪不该降价吗,当碳酸锂价格从60万降到7万,车市价格调整应顺应市场变化让利消费者还是谋求品牌持续发展-有驾

到底,你还会因为价格冲动买它吗?还是更看重用车体验?这可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