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新规!电动车摩托车上路必备4大条件,缺一不可

最近,关于从8月1日起电动车和摩托车上路要有新规矩的消息,想必大家都在手机上刷到过不少。

很多人心里都在犯嘀咕,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是不是以后骑个电动车出门,就跟考驾照一样麻烦了?

还有人觉得,这规定是不是有点太折腾人了,毕竟这小车子方便了千家万户。

8月1日新规!电动车摩托车上路必备4大条件,缺一不可-有驾

其实,这事儿咱们得从头说起,它不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而是咱们国家为了大家伙儿的出行安全,下的一盘大棋,现在是到了收官的关键阶段了。

咱们先得明白,这次所谓的“新规”,根子在2019年4月15号。

那天,国家正式实施了一个叫做《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的文件,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新国标”。

这个标准就像一把尺子,把马路上跑的各种电动两轮车给分了类。

当时考虑到全国有几亿辆车不符合这个新标准,如果一下子全部淘汰,那影响就太大了,无数人的生计和出行都会成为问题。

所以,国家给了各地一个三到五年的“过渡期”,让大家有时间去消化、去更换不合规的车辆。

现在,时间来到了2024年,很多地方的过渡期陆陆续续都到期了。

所以,我们现在听到的“8月1日新规”,其实就是过渡期结束,各地开始严格按照“新国标”来执法了。

这就像是学校早就通知了要考试,也给了大家好几年复习,现在铃声响了,监考老师要开始认真检查了,没准备好的同学自然会觉得紧张。

那么,到底要满足哪些条件,我们的“小电驴”才能踏踏实实地在路上跑呢?

除了那个已经说得耳朵都快起茧子,但确实是保命关键的头盔之外,还有四个硬性条件,一个都不能少。

第一个,也是最根本的,就是你的车子本身得是“合格产品”。

这个怎么看呢?

其实不复杂。

如果你骑的是“电动自行车”,那它在法律上就算“非机动车”,跟咱们骑的普通自行车是一类的。

它必须得有脚蹬子,而且是能真踩着骑走的那种;速度不能超过每小时25公里;整辆车的重量,加上电池,不能超过55公斤;电池电压也不能高于48伏。

符合这些条件的,一般上的是绿色或者白色的牌照,这是最基础、最普遍的一种。

如果你的车子没有脚蹬子,速度也比这个快,那它很可能就属于“机动车”的范畴了。

8月1日新规!电动车摩托车上路必备4大条件,缺一不可-有驾

速度在25到50公里每小时之间的,叫“电动轻便摩托车”,得上蓝色的牌照;要是速度能超过50公里,那就是“电动摩托车”,得挂上和汽车、摩托车一样的黄色牌照。

现在很多地方,比如陕西、海南,过渡期一结束,那些以前发的临时牌照就作废了。

你再开着那种超标的车上路,被交警拦下来,就不是教育几句那么简单了,罚款扣车都是有可能的。

至于那些已经破旧不堪、刹车都不灵的报废车,就更别想上路了,抓到罚款最高能到2000块,万一你还有别的驾照,可能都得被吊销。

这么做不是为了罚钱,而是为了安全。

根据交通部门的统计,在所有涉及电动车的交通事故里,很大一部分都和车辆超速、刹车性能不达标有直接关系。

车速快一分,危险就增十分,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第二个条件,就是车子得有“合法身份”,也就是必须上牌。

这块小小的牌照,就像是车的身份证。

没有它,你的车就是“黑户”。

万一车子被偷了,你报警都没法提供有效信息。

更重要的是,如果发生了交通事故,牌照是交警确定责任、追查肇事者的最重要线索。

一个没有牌照的车在路上横冲直撞,出了事一溜烟跑了,对受害者来说是多大的伤害?

所以,不管是哪种电动车,都必须按照规定,在车后方指定位置挂好牌照,不能有任何遮挡。

第三个条件,是骑车的人得有“驾驶资格”,也就是驾照。

这一点是很多人最容易搞混,也最容易犯错的地方。

咱们记住一个简单的原则:骑“非机动车”不用驾照,但骑“机动车”就必须有。

也就是说,你骑的是那种符合新国标、有脚蹬子的电动自行车,只要你年满16岁,就不需要考驾照。

但是,只要你的车是挂着蓝色或者黄色牌照的电动轻便摩托车或电动摩托车,那它就等同于摩托车管理,你就必须持有相应的摩托车驾驶证,比如F证、E证或者D证。

8月1日新规!电动车摩托车上路必备4大条件,缺一不可-有驾

很多人会觉得,我就在家门口买个菜、接个孩子,有必要费那么大劲去考个证吗?

答案是非常有必要。

无证驾驶机动车是严重的违法行为,一旦被查到,罚款、扣车都是跑不掉的。

更严重的是,万一在路上发生了事故,因为你是无证驾驶,保险公司可以一分钱都不赔,所有的经济损失和法律责任都得自己承担。

考驾照这个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学习交通法规、掌握安全驾驶技能的过程,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路上其他所有人的生命安全负责。

第四个条件,就是车子得“规矩使用”,坚决不能乱改装。

车也合规了,牌也上了,证也考了,是不是就能随心所欲了?

当然不行。

怎么用车,同样有严格的规定,其中打击最严厉的就是“非法改装”。

比如,把限速器拆了,让本来只能跑25公里的车能飙到50公里,感觉是快了,但你想过没有,这辆车的刹车、车架、轮胎,全都是按照低速标准设计的,你强行让它超高速运行,就像让一个小学生去干重体力活,不出事是运气好,出事是迟早的。

还有些人为了跑得更远,私自加大电池,这不仅让车子超重,影响操控,更可怕的是,不匹配的电路很容易短路,引起车辆自燃。

我们新闻里看到的那些停在楼道里充电,结果引发火灾烧掉整栋楼的悲剧,很多都和电池改装有关。

另外,像加装又大又宽的遮阳伞,冬天装上厚厚的挡风被,这些东西虽然方便,但都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它们会影响你的视线和转向,遇到大风天气,特别容易导致车辆失控摔倒。

在载人方面,规矩也说得很清楚:电动自行车只能带一个12岁以下的小孩,蓝牌的电动轻便摩托车不能载人,黄牌的电动摩托车可以带一名成年人。

这些规定都不是凭空想出来的,都是基于安全科学和无数事故教训总结出来的。

说到底,这次全国范围内对电动车管理的收紧,核心目的就是两个字:安全。

我们国家是全世界电动车最多的国家,保有量超过3.5亿辆,它解决了无数人日常出行的难题,是名副其实的“国民神车”。

但也正因为数量太多,管理上的一些漏洞导致了“野蛮生长”,路上的乱象和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多。

现在的严格管理,虽然会让一些人感到不便,需要花钱换车、花时间考证,但这阵痛是为了换来长远的安全。

试想一下,当马路上的车辆都规规矩矩,大家都遵守交通规则,交通事故大大减少,我们每个人骑车、走路、开车的时候,心里是不是都能更踏实一些?

这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每一个交通参与者。

所以,大家不妨抽空自查一下,看看自己的爱车和自己的驾驶行为是否都符合规定,早做准备,不仅是为了不被罚款,更是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平安。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