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到续车险的时候,不少朋友就开始头疼——保险销售电话接不停,报价单上的数字看得人眼花缭乱。交强险、车损险、三者险……到底哪些必须买?哪些是智商税?去年刚买新车的王姐就吃过亏:听销售推荐买了“全险套餐”,结果发现很多项目根本用不上,白白多花了两千多块。
后来她学聪明了,按照老司机的经验搭配险种,不仅保障更精准,保费还比之前少了30%!今天我就把这份经过实战验证的“省钱攻略”分享给大家,照着做,一年省下几千块真的不难!
---
一、黄金组合:这3个险种一个都不能少
车险就像穿衣服,基础款选对了,才能既保暖又省钱。先说结论:交强险+三者险+车损险,是每个车主必买的“铁三角”。
1. 交强险:这是国家强制购买的,不买不能上路。但它的赔付额度低得吓人——撞了人最多赔20万,财产损失只赔2000块。去年杭州一位车主不小心蹭到劳斯莱斯,交强险赔的2000块连补漆都不够,幸亏他买了三者险,保险公司直接扛下了30万的维修费。
2. 三者险:专门赔别人的损失,建议一线城市直接上300万保额。2024年全国人伤事故平均赔偿已经涨到160万,200万和300万保额的保费只差几十块,但关键时刻能避免倾家荡产。记得附加“医保外用药责任险”,一年只要几十块,遇到对方用进口药、特效药时,能省下上万块的自费费用。
3. 车损险:修自己的车全靠它!2020年改革后,盗抢险、自燃险、玻璃险等7个项目都打包在内,不用单独购买。新手或车价10万以上的车主一定要买,老司机也别大意——去年台风“山竹”过后,广州不少没买车损险的车主,面对被树砸坏的车只能自掏腰包。
---
二、隐藏加分项:这些小险种花小钱办大事
除了必买的三大险种,有些“冷门附加险”性价比超高:
1. 驾乘险:保车上的人,推荐选“跟车不跟人”的版本。同样是每年200块,座位险只在你有责任时赔付,而驾乘险无责也能赔。上个月一位车主载家人出游时被追尾,虽然对方全责,但家人住院费通过驾乘险全额报销,比单纯靠医保省了1万多。
2. 外部电网故障险:新能源车主必看!充电时遇到电压不稳烧坏电池,车损险是不赔的。加这个险种,一年几十块就能覆盖风险。去年上海暴雨导致充电桩短路,有车主靠这个险种省下了2万多的维修费。
3. 无法找到第三方特约险:停车被刮蹭却找不到肇事者?车损险默认要自付30%,但加这个险种(保费约50元)就能全额赔付。北京一位宝妈在小区停车被划,靠它省了2000块。
---
三、砍价秘籍:这些技巧让保费直降30%
同样的保障方案,有人花8000元,有人只花5500元,差别就在细节里:
1. 比价黄金期:月底、季度末、年底是保险公司冲业绩的时候,砍价空间最大。去年12月,深圳一位车主通过官网比价+销售返现,保费比4S店报价少了1800元。
2. 薅政策羊毛:连续3年不出险,交强险打5折,商业险最低4.3折;安装行车记录仪或接入车联网系统,部分公司送5%折扣。浙江一位老司机靠“安全驾驶评分”,三年省了40%的保费。
3. 避开捆绑陷阱:4S店常推销的“划痕险”“轮胎险”实用性低,自己修更划算。去年一位新手被忽悠买了2000元的划痕险,结果全年没用上,相当于白送钱。
---
四、新能源车险:这样买既省钱又安心
新能源车保费普遍比油车高,但选对方案能省一大笔:
1. 基础方案:交强险+车损险(含三电系统保障)+三者险300万,适合日常通勤。以20万的比亚迪汉为例,保费约5500元。
2. 升级方案:加“电池专属险”和“外部电网故障险”,适合经常长途或充电条件不稳定的车主。去年一位特斯拉车主在高速服务区充电时遇到电压波动,电池维修费4万多,保险公司全额赔付。
3. 薅平台补贴:各大保险公司APP常有新用户立减券,叠加政府新能源补贴,最高能省1500元。广州一位车主通过某平台“砍价”功能,把报价从7200元压到了5800元。
---
五、终极忠告:车险是底线,安全驾驶才是真省钱
再全的保险也比不上谨慎开车。分享两个真实故事:
- 上海一位网约车司机保持5年零出险记录,商业险保费从首年的6800元降到现在的2900元,省下的钱够全家旅游一趟。
- 杭州一位车主坚持“小刮蹭自费处理”,三年没出险,续保时车损险打了4折,相当于每年白赚一次保养。
最后提醒大家:投保前一定要核对保单条款,确认保额计算方式(新车按发票价,旧车按市场价)。遇到事故时,第一时间拍照留证,小额维修先算账——500元以下的维修费自掏腰包更划算,毕竟出险一次可能导致来年保费上涨20%。
(本文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所有人物、情节以及事件均为作者的想象创作。如有任何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件或地点相似之处,纯属巧合,各位看官请勿对号入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