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修理厂凑巧碰上老李和阿强,两位正打着口水仗,一个说汉兰达是男人的梦,另一个一脸不屑,觉得塞纳才是过日子的首选。旁边的师傅插了一句,“后备箱空间这玩意儿,不装点啥真感受不出来。”边上那位小赵插话,说去年自己换了塞纳,春节回家拉货,第三排扣下还能塞个小电冰箱,“汉兰达你可别指望了,够呛!”老李当即红了脖子:“我这汉兰达大梁可比你MPV扎实多了,一脚油门上110不带喘气!”说着,俩人你一句我一句,越扯越有意思。
我自己俩车也都开过,说句心里话,这两兄弟看着一个厂出的,其实风格就像南方炒菜和北方炖肉,彻底两派。汉兰达那身板,地盘高,堵车时候坐在那看远处灯火,心里发虚的少,小区停车倒是得多转两圈,转弯比塞纳窄巴点儿,哪怕上海这种“小破路”,也能见缝插针。塞纳倒不赖,侧滑门一开,老人娃娃上下车从来不用扶,二排、三排是真能翘着二郎腿,跟老王家那面“茶几”有一拼。有回附近那家小饭馆门口,我打开塞纳,俩大人仨小孩子往里一钻,一点不挤。第三排喝水谈天吹牛,真得劲。
提到动力吧,群里大牛夸得天花乱坠,什么2.5L双擎混动,听着都玄乎。其实实际跑起来差别是有的——赛道上我没试过啊,瞎扯啥。就市区红灯起步,大概率汉兰达那顿儿快点,脚踩下去反应爽快些,文师傅都说这车开在郊区路上,随踩随有。但说到油耗,我测的跟邻居老朱差不多,塞纳能省点,每百公里不到6.5升,汉兰达得多半升左右,但开空调夏天又差不多。群里有人还讨论,塞纳的ECO底盘模式冬天启动时有点肉,开久了不在乎。
有趣的是,汉兰达藏了个冷门“雪地模式”,上回下雨走进苏州环城立交,开这档好使得很,不打滑。塞纳倒没这玩意儿,倒是有个小众配置“车内吸尘口”,我头一次看,孩子吃薯片掉了一地,开吸尘一搞就干净,真是日本人脑洞。中控屏塞纳比汉兰达大一圈,反应贼快,蓝牙连手机,就像连上媳妇微信,流畅得很。你要说用料?汉兰达偏硬,开久了有点累,倒是冬天不怕温度立马降过去,车友小金失眠夜开汉兰达,直说支撑稳不至于犯困。我问过技师,塞纳方向盘做了加热配置,其实南方用不上,北方一试以后离不开。
汉兰达的后备厢,说起来真不大,两只24寸箱子塞进去绷紧皮——师傅边看边嘀咕:“家用买车哇,别盯着样子,得看能装啥…”有人说可以把第三排盖倒放倒,其实相当于凑活。如果要搬橱柜啥的,找朋友的塞纳靠谱。技术员上回还提过,汉兰达后备厢平整化做得一般,铺地毯拐角还会翘边。
两车的内饰这玩意儿,各花入各眼。汉兰达那一圈硬质包裹,摸着讲究,窗台高,像驾着艘船。反正我喜欢这种登高望远的感觉。塞纳软糯,老张坐副驾,直说像坐火车卧铺,主驾愿意低躺久点。
价格,讲实话,不同城市还不一样。合肥那边销售顺嘴提到汉兰达现下能优个四五万,塞纳差不多贵一头,问我改不改混动,我懒得理他。有人吐槽塞纳保养一次比汉兰达贵四百,真的假的,还没人给我证实。

平常开车都一句话,七座车买回来十次,九次也是就仨人,空着浪费。不过也有用武之地。前年国庆自驾游去西双版纳,朋友家塞纳载满,全程高速带着拖把和泡菜罐子,一路顺风顺水。岔一句,塞纳第三排座椅有人吐槽坐时间长了板屁股,后来才发现原厂没包软垫,加个薄坐垫能改善不少。
有个维修小八卦,说汉兰达变速箱早年得过“吱吱”声问题,新批次据说改善了。塞纳也未必完美,后滑门顶风刮猛了容易卡住,4S说要常润滑,师傅推销我润滑油,说是“养了一年又一年”。群里总调侃,谁家塞纳没被孩子涂鸦过后排座,那就不是真正用家的亲测。
至于二手保值率,这可真是行里人的话题。老车贩子张哥喝口茶说,上次收辆6年半汉兰达,公里数不高,比同龄MPV都出价要高,还加价收。塞纳的二手买家少点,讲价厉害,还爱拖。
前天晒车钥匙,胡同口老王指着我的塞纳问:“这车真像个大号面包车,就是高级不少!”我闷头笑没吱声,心想,他家刚添了孙子,指不定哪天就盯上这大空间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