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全新本田CR-V曝光,换了新装还得腾点燃油车念想——邻居和维修师傅的碎碎聊
说到本田CR-V,大概小区门口那家洗车铺里老李都能聊上半天,他去年还盘算着要不要换新能源,折腾了好几次,最后还是咬牙留了油车。本田这玩意他嘴里永远少不了:“日本鬼子车皮身结实,开不坏,掉价慢。”这回网上蹦出来一组新CR-V的渲染图,刚刚又引起了我们楼下微信群里的吵闹,“不会吧又整新样子?上次刚冒着换代买的”,林工都打趣。
那天中午,太阳毒辣,楼后面停着几辆老CR-V,都灰不溜秋的。新款的前脸似乎是往扁平里赶,隔壁小王说:“熏黑网就像烤箱里的铁架子。”仔细瞧,两边大灯拉得很细溜,里面灯头也黑呼呼的,销售说用了什么科技光源,那天演示的时候还拿手机晃了两下。下面那个包围,仍然是疏疏漏漏的格栅口,一直延到两边进气口,哪怕跑城郊坑洼路也不怕掉啥零件,修车师傅老赵咕哝:“这里进沙子容易,记得隔仨月抠一抠。”
斜着看,腰线一样是笔直扎扎的,轮眉闪着黑,侧裙也是黑的。新款刚好多了点运动风,轮圈也分外花哨,黑得跟夜市摊上的烧饼托盘似的。B柱、C柱和窗条全变黑,“这下连C柱上面都裹道棍子,悬浮顶气派是有了。”但是街坊里看法不一,隔壁大妈还以为换玻璃还是包膜。
原来后备箱的尾翼,去年还一度传说要加自动升降,结果新款还是老样子,只多了个高位刹车灯。尾灯这次弄了连体灯,上班路上时常见到晃眼的C字造型,牛友群里有人说夜里辨识度高;不过曾听车主交警聊天,“贯穿灯虽然漂亮,不当心被后车追问到底啥型号,还以为是豪车。”下包围也着了黑色,排气冒冒失失地伸出两边,老赵讲,“看起来唬人,实际隔热材料可得常查。”
说起内饰,厂里销售上月溜一辆样车来,第一眼就发现中控屏还是小巧点。方向盘软包裹着,仔细一摸还有点滑,液晶仪表盘显示有点反光,空调口下的按键,一半还能手感摁下去,不像那些全触控的容易误操作。档把还是机械式的,好开,但隔壁青年吐槽说和十年前没啥大区别。
软包用料讲究,其实摸起来还是偏硬,镀铬那里点缀着,看着有点亮气。讲配置,维修老板顺口罗列了一堆,“车身稳定,胎压监测,车道偏离,疲劳提醒,自动驻车,这些都成了家常便饭了。”但比较少见的,竟然原厂加了后门儿童锁电子化,据一名技师反映修起来麻烦,还不如老手动拨片实在。
聊动力,油车跟混动两个选择,1.5T的那款,师傅上过架,说高速时动力来得够直接,但低转速偶尔抖动,用户群里常有年轻车主吐槽油耗不是宣传那么低。CVT变速箱,有年头的都知道,顺滑没顿挫,但踩急了会吼。混动那台2.0L发动机+电机,群友自测跑市区能到5升,电动机最大能上到一百三十多千瓦,扭矩比汽油喊得响。可E-CVT那套,遇到暴雨路面有时候响应慢,李师傅说,“这玩意最好别跑泥水。”
市场老手总说CR-V还是经得住考验,不过冷知识:2021款以后,后排座椅加热成了部分高配标配,虽然大多数车主冬天压根没开过。有一次一个新手把后排加热误当成后风挡加热,坐得裤子还冒汗,群里捉弄他好久。
新老车之间其实也有点隔阂。上一代CR-V的隔音真的不咋地,新款号称加厚了门板,听说实际还是高速时候,外面马路声音都能漏进驾驶室。“隔音棉不如加两百块外面包厚点,”师傅说的顺口。
这两年,省城车市都说新能源要把油车挤没了,但也还是一堆中年男人愿意扎堆燃油CR-V码头楼下瞎聊。有人说:“宁愿修三次油车,也不想和充电桩打交道。”捯饬到最后,那辆新款模样的CR-V图片在群里一闪带过,估计不少人嘴上嫌吐槽,心里却还惦念着老牌子的手感。
上月我碰见林工在润滑油店,嘀咕说新款CR-V的底盘涂层其实薄不少,刚拖车经过水坑就粘上一堆泥。想起去年,邻居明姐买了本田,头一回带娃去乡下走烂路,回来找维修师傅全车洗底盘,一肚子苦水。
有的说,新CR-V又漂亮又实用,性能还是那么熨帖,不过用得久才懂其中门道。等哪天旧车真开不动了,或许才会琢磨新模样是不是值那份钱。终归,楼下群里那些吐槽还会继续,下午依旧有人抱怨,CR-V的雨刮总归容易抖,该换还是要换,谁能告诉你下一代的事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