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在售汽车搭载“智驾”系统不具备“自动驾驶”功能,驾驶人“脱手脱眼”可能面临严重安全隐患和法律风险

7月23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邀请公安部介绍以高水平安全护航“十四五”规划高质量完成有关情况。

在发布会上,公安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亓延军介绍,“十四五”时期,全国公安机关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努力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为我国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作出公安贡献。

亓延军介绍,我国是世界上命案发案率最低、刑事犯罪率最低、枪爆案件最少的国家之一,是世界公认的最安全国家之一。

“十四五”时期,我国社会治理效能更加凸显。公安部门组织开展“净网”“护网”专项工作,侦办网络犯罪案件51.2万余起,有力保护网络空间安全。破获各类经济犯罪案件49.2万起,挽回经济损失1226.5亿元。强化排查整治道路交通、铁路、民航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国较大道路交通事故较“十三五”同期下降34%。

亓延军表示,下一步,全国公安机关将在全力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公安事业发展,努力以高效能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公安部:在售汽车搭载“智驾”系统不具备“自动驾驶”功能,驾驶人“脱手脱眼”可能面临严重安全隐患和法律风险-有驾

发布会现场 每经记者 石雨昕 摄

驾驶人应清楚认知辅助驾驶的技术边界

当前,我国智能驾驶技术发展迅速,有的在售新能源汽车配备了智驾系统,有车企表示,下一代的智驾系统会彻底“解放双手”,实现真正的智能驾驶和无人驾驶。公安机关对此有何评论?下一步将如何规范管理?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长王强在回答媒体记者相关提问时表示,据公安交管部门了解,目前我国市场上销售的汽车搭载“智驾”系统都不具备“自动驾驶”功能。

“这些‘智驾’系统都还暂时停留在辅助驾驶阶段,也就是说是由系统辅助驾驶人来去执行一些动态驾驶的任务,车辆还是需要人来操控,驾驶人才是最终的责任主体。如果驾驶人在驾驶车辆的时候‘脱手脱眼’,也就是我们说的双手脱把,两眼不是观察前方,而是低头看手机,甚至是睡觉打盹,不仅存在严重的交通安全风险,一旦出事,还可能面临着民事赔偿、行政处罚和刑事追责三重法律风险。”王强表示,为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公安机关将会同有关部门从以下三方面开展工作:

首先,加强车企管理。积极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行业主管部门,督促车企落实主体责任,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的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杜绝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督促车企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强化新用户培训,帮助新用户熟悉掌握汽车辅助驾驶功能的使用方法和禁止事项,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

其次,加强法律配套。会同相关部门推动细化《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配套法规规章,明确0到2级辅助驾驶系统“人机共驾”的法律属性,同时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不断提升辅助驾驶系统技术可靠性,制定相关的安全技术标准,并探索将自动驾驶分级标准、辅助驾驶的操作规范纳入到驾驶人教育培训和考试范围。

再次,加强宣传提示。驾驶人始终是行车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我们希望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提示,使广大驾驶人清楚认识到现阶段辅助驾驶不等于自动驾驶,在购车和使用的时候,都应该全面了解、掌握辅助驾驶系统的功能特性以及启动和关闭的方法。在使用的过程中,应该清楚认知辅助驾驶的技术边界,一旦驾驶人“脱手脱眼”,可能面临严重交通安全隐患和法律风险。

将提供更高效、便捷、智能的“一网通办”服务

公安部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知识产权犯罪侦查局局长李剑涛在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公安机关不断推进“一网通办”、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极大便利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

全国一体化公安政务服务平台,是公安机关在推进“一网通办”基础上,落实“十四五”规划关于“全面推进政府运行方式、业务流程和服务模式数字化智能化”要求而升级打造的服务型平台,也是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对接,是公安机关的“一站式”线上服务窗口。

“十四五”期间,通过全国公安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公安“一网通办”APP,整合集成身份证办理、交通管理、出境入境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和无犯罪记录证明开具、重名查询、规范汉字查询、网站备案查询等便民应用308项,累计注册用户1.14亿人,共提供服务3700余万次。

另外,平台建成身份认证、跨网交互、电子证照、电子印章、消息服务、办件寄递、事项管理等7个共性基础功能,可供铁路、民航、交管、移民等部门共同使用,自上线以来,已累计提供身份认证服务13.91亿次,部门间跨网交互服务16.1亿次,为后续更好推动“一网通办”落地见效奠定了良好基础。

下一步,公安机关将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整合各类公安政务服务应用,以公安政务服务APP为主渠道,面向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智能的“一网通办”服务:

首先,加强顶层设计,在系统建设上做“减法”。依托公安信息化大基座和公安统一数据资源库,统筹各部门分散部署的政务服务应用,通过公安政务服务APP统一提供服务;搭建统一的公安政务服务APP框架,为新建的公安政务服务应用提供可轻量化开发、快速上线的良好生态。

其次,围绕难点堵点,在服务内容上做“加法”。聚焦群众、企业办事中高频、刚需、痛点问题,着力推动跨部门跨地区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将电子行驶证信息、电子驾驶证信息、居住证信息、机动车信息、特型机动车临时行驶车号牌信息纳入《政务数据共享责任清单》,支撑开办运输企业、教育入学等“一件事”高效办理。与相关部委共同推动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等证件电子化应用,将电子证照卡包接入统一的公安政务服务APP。

此外,围绕创新驱动,在服务质效上做“乘法”。探索利用“区块链+”技术,开展与其他部门间的共享数据,创新部门间数据共享方式,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开展大模型在公安政务服务场景中的应用研究,利用智能化手段提升政务服务平台运营运维水平,不断优化企业群众办事体验。

每日经济新闻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