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关注电动车改装乱象,却没有看出根本问题是禁摩!

昨天,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了南宁电动自行车市场改装乱相,并寄希望于今年9月1日新国标实施后,能完善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的防篡改要求,从源头控制非法改装。

央视关注电动车改装乱象,却没有看出根本问题是禁摩!-有驾

央视关注居民的电动车代步安全问题,其实也是关注民生。而且,央视对电动自行车改装乱相进行曝光也非常有必要,因为电动自行车在我国被定义为非机车,是要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如果速度太快,势必带来更多的交通安全隐患,而且,锂电池的非法改装,容易导致火灾事故,而且我国城市居民楼多是高层建筑,一旦居民楼电动车引发火灾极易引起群死群伤的悲惨事故。

但央视不应该简单把这些非法改装现象看成是商家非法牟利的手段,而应该思考一下这些乱相的根源。其实这些乱相的根源就与前面央视报道的摩托车大排小标等事件一样,都是城市禁限摩托车带来的负面后果。

央视关注电动车改装乱象,却没有看出根本问题是禁摩!-有驾

可以这样说,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现象更多的发生于禁限摩的城市,而在不禁摩的城市,电动车非法改装的现象就没那么严重,而且只要相关部门一整治,马上就销声匿迹。这是因为,禁限摩的城市一般都是一二线以上的大城市,而大城市出行虽然有地铁、公交等多种方式,但无法解决居民回家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和居民个性化出行需求。摩托车被禁以后,电动车这个产物就出现了,当电动车野蛮生长并泛滥成灾后,政府又开始制定标准对电动车的发展加以引导,于是电动自行车这个概念就诞生了。

电动自行车属于非机动车,是要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的,所以限速度是对的,但是,限速后电动自行车也只解决居民回家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对于普通居民去远一点地方上班就满足不了了,而公共交通可能因为人多或是与自己上班的时间不相配,摩托车又不能买,那么就只能选择电动自行车了,并且对电动自行车的速度、续航里程进行改装。如果尊重了摩托车的路权,这种改装乱相是不是就失去了主要的市场需求?

央视关注电动车改装乱象,却没有看出根本问题是禁摩!-有驾

关注居民的出行也是关注民生,尊重居民选择摩托车出行的权利也是关注民生,为什么大城市禁摩就这么不容易解除呢?我们每个城市都拥有全球所有国家的城市中,几乎最宽的马路,却拥有着全球非常落后的交通管理,摩托车能有效缓解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对交通违法从严惩处,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也是降低交通事故的必然途径,真想不通,城市拥堵和交通事故频发的责任怎么会算在摩托车头上,这些方面央视是不是也应该探寻一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