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九月,家门口的汽修厂老朱还打趣我:“买这个哈弗猛龙Hi4,你小李到底图啥?不是都电车了么,还整这么硬的壳。”也怪有意思,转眼都快一年了,这家伙油电混着用,家里两口子送孩子、上下班短途全靠它,偶尔周末朋友喊爬个后山、混点林子泥巴路,倒我还一直挺顺手。前段时间维修店微信群里传言,说今年的新款——2026款的哈弗猛龙Hi4样子出来了,图片一流转,有点坐不住,像被勾了一下心思。
新款一出来,小王(卖车那后生)在朋友圈晒,说前脸变了,中网小了,全家桶那种风格,搞了几个矩形装饰,瞅着挺像前阵子那哈弗大狗,不太一回事儿。圆头灯子儿现在给换成方正一块的,跟燃油版看着更像兄弟。有人说这样正面更板正,少了点圆乎乎那股呆气,把我那台突然显得有点老掉牙。大标也不见了,弄了个小标,话说回来,家里小孩认“哈弗车标”都得费半天劲,这回一小窄标,怕是以后要问“爸这啥车”。
侧身其实变动真不大,轮眉宽了,铆钉清清楚楚杵那儿,修车店的小王师傅晃眼一看还以为我换了新饰板。尺寸不带变,偶尔邻居拎着个大盒子想塞后备箱,还是唠我两句:“你这车怎么外头看着大,里面放不了大电视。”实际方方正正的造型,也就家用那怎么装也就这么回事。
车尾还是备胎挎着,就像以前拉货的大老爷们车,现在尾标却变成“GWM”那几个洋字母。前一阵有个不认识的中年人,停车场里蹲着看我后头,问啥品牌,这不会以为是啥进口货吧。尾灯伸成为一体式,亮起来杠杠的,晚上在小区找车一眼能瞅见。
内里变化就没那么大张旗鼓了——主打还是矩形布局,直来直去,特有的“方”劲儿。不过方向盘新版两幅,摸着手感顺了些,说实话以前那款握起来有点硌得慌(其实家属吐槽过,“冬天冷一握冰出汗”)。换挡杆原来在中控现在拖到方向盘下头,电子怀挡,第一次用时差点按成雨刮。销售送的宣传册都说“科技提升”,我觉得反正省地方是真,奶茶搁那儿不遮挡了。
说点冷门,小区里有个大爷说他新车装了座椅通风,我一听奇了,“哈弗猛龙还能选通风?你是不是自己改的?”他翻半天,原厂只有高配才带,自己跑了三家汽配城才装成。听说2026款有可能直接标配,具体还没见到实物,按他说省劲儿了。
车机还是“Coffee”那套,屏幕跟收银机似的,摸一把就花,孩子用手指抹出了一堆口水印。新款支持无线互联,我倒是常常插着充电线用,怕蓝牙信号丢了影响导航。今年听说终于升级了芯片和ADAS系统,人称NOA,高速自动辅助好使多了。我们车友群有位叫“老窦”的,自己测了一回,跟着大车走时会主动刹车减速,比现款敏捷些,不过城市红绿灯识别还没欧洲那套厉害,有时抢着一脚油自己还傻呵呵地等。
聊动力,新发动机1.5T,师傅说最大功率降到115千瓦,原来老版好像120多来着,说是能耗还能更低。老王他弟是三环街上修混动的,说这种改动其实为省油,尤其电量不足时“自吸”起来不会像老车猛冲,细水长流,成本上更能压住。
电池是今年最让人眼馋的,原厂给出了35.43度,大电包——老车友都清楚,以前最高也就二十七八度。今儿一说能跑两百公里纯电续航,不虚那几台主打城市通勤的“正儿八经电车”了。楼下快递小哥就爱问:“哈弗这SUV真的一天拉五趟不充电?”实际上一百八九挺稳,要真开空调、拉货稍微打点折。我自己晚上下楼插快充,楼下阿姨自家小鹏和我一起蹭的,谁抢到谁先满。
有次后备箱顶露营装备去郊外,遇上个下雨坡地,燃油机自动介入,四驱锁死,一车两口子外带朋友都没掉沟里,吓一跳。技术员说四驱分配逻辑有更新,坡面识别比老版本更快分配动力。冷知识,有个群友路试过,部分高寒地区低温预热功能其实还挺实用,电池不过热,反而更耐磨。
有朋友故意拱火说,这车毛病就是死角多,尤其后轮位置,姑娘停车磕了一回。好在新款一堆摄像头堆上去了,倒车预警比我现在这台会叫唤。群里还有个爱打听八卦的,说今年长城打算用这个外观门路给全系SUV换代,意思是“方盒子”会卷得更猛——真假有待核实,咱也是茶余饭后瞎絮叨。
日子一天天,老车还在盯着新车琢磨。周末快递小哥来楼下,把他手里的外卖往我车上一拍,“哥,你家这新能源混动,啥时候换成大彩屏副驾小电视啊?”我拍拍他脑门,“现有的能用还想咋地?先跑两年再说。”上头的新闻报纸说不定下次猛龙会有啥“自动驾驶”、甚至“会自己修油门踏板”的迷惑功能,天晓得。反正车主群里是谣传啥都有,我这台老猛龙,暂时还没折腾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