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多了,趁着酒劲跟你们聊聊
所谓“违规饮酒”,首先要违规,要违规,首先要有相关规定。说白了就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用错误的方式喝酒,尤其是对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国企员工等群体来说。用大白话分情况解释如下:
一、工作时间饮酒——上班喝酒就是错
上班时间喝酒:工作日午休喝酒、开会前喝酒、值班时喝酒(比如警察值班喝酒、医生手术前喝酒)
例子:某干部中午参加升学宴喝了两杯,下午被纪委查到,直接处分。
公务活动喝酒:出差时喝酒、培训时喝酒、接待客户时喝酒(哪怕喝的是便宜酒也不行)
例子:某领导带团队去企业考察,晚上接受对方宴请喝了白酒,被举报后撤职。
二、公款买单喝酒——花公家的钱就是贪
公款买酒:用单位经费买茅台、五粮液等高档酒,或者报销私人聚餐的酒钱
例子:某局用“办公用品”名义虚开发票报销酒水,局长被党内严重警告。
公务接待超标:接待客户时提供高档酒,或者一顿饭喝掉几千元
例子:某县人社局接待时喝了4瓶高档白酒,超标准3倍,党组书记被记大过。
三、喝酒后惹事——喝多乱来代价大
酒驾/醉驾:
酒驾(喝1杯啤酒就可能超标):扣驾照半年+罚款1000~2000元,公职人员还要受处分
醉驾(喝3两白酒就可能坐牢):直接判刑(1~6个月拘役),公职人员一律开除
例子:某乡镇干部晚上聚餐喝了半斤白酒,开车回家被查,直接开除公职。
酒后闹事:喝酒打架、骂人、骚扰他人,或者发酒疯影响公共秩序
例子:某执法队长酒后和摊贩吵架推搡,被拍视频曝光,记大过+调离岗位。
四、接受不该喝的酒——喝人情酒可能丢饭碗
喝老板、客户的酒:接受管理对象(比如企业老板、项目承包商)的宴请,可能影响公正办事
例子:某住建局副局长接受开发商请客喝酒,之后违规审批项目,被撤职。
喝“小圈子”酒:参加老乡会、校友会等私下酒局搞利益勾连
例子:某领导参加同学聚会喝酒时承诺帮人“打招呼”,被录音举报后免职。
五、特殊场合喝酒——踩中红线没商量
穿制服喝酒:警察、城管等穿着工作服在公共场所喝酒
涉密时喝酒:携带机密文件期间喝酒(哪怕只喝一口)
强迫别人喝酒:灌酒、逼人喝吐,导致他人出事要赔钱坐牢
让未成年人喝酒:给孩子或学生劝酒,属于违法
总结:记住三句话
✅ “公家的酒不能碰”——花公款、用公权换酒喝必出事;
✅ “上班沾酒就完蛋”——工作时间喝酒等于自毁前程;
✅ “喝酒开车=砸饭碗”——公职人员醉驾直接开除,酒驾至少背处分。
普通人注意:
酒驾保险不赔(事故损失自己扛);
劝酒致人伤亡要赔钱坐牢;
酒精测试不看“酒量好”,只看血液数据。
干货,画重点:小编无偿赠送,我不说,你们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只要你是体制内的人,同桌人喝挂,或者喝酒后你躺路上被围观,和人发生争吵,打架,嫖娼,总之,造成不良影响,都属于违规饮酒,都要受处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