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海车展“智”战:车企集体“降噪”,技术暗战却更疯狂

智驾功能请勿完全依赖,驾驶员需随时接管。”——2025上海车展上,这句话成了多数销售们的标准话术。当你掀开车企的“低调”外衣,会发现激光雷达数量翻倍、算力突破2000TOPS、飞行汽车商用化倒计时……这场以“智”为名的战役,为何表面沉默,内里却刀光剑影?

今天来聊一聊作为一个PMer(项目经理人)日行万步、走马观花后的一点感想。

为什么车企集体“避谈智驾”?

政策急刹车+用户信任危机

2025上海车展“智”战:车企集体“降噪”,技术暗战却更疯狂-有驾

监管收紧:小米SU7智驾事故后,工信部明确要求禁用“完全自动驾驶”等宣传话术

销售话术突变:从“解放双手”到强调“LX级辅助”,问界、小鹏等展台销售对智驾功能三缄其口

用户心理转变:麦肯锡报告显示,64%用户曾认为城市NOA必要,事故后这一需求锐减至38%

项目经理人视角:

“合规是底线,但技术迭代不能停。我们正用‘安全冗余’‘场景优化’等术语替代激进宣传,同时加速数据闭环训练——比如比亚迪的算法迭代周期已压缩到18天

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

场景化智能+情感共鸣

家庭场景:乐道L90的“超大前备舱”设计,瞄准亲子出行痛点

安全焦虑:赛力斯构建“四大智能安全体系”,从碰撞防护到隐私守护

文化认同:比亚迪汉L与《黑神话:悟空》联名,用国潮IP拉近年轻用户

项目经理人视角:

“用户不为技术买单,只为体验付费。我们鸿蒙座舱的‘多音区语音交互’,让全家人在车里各说各话也能精准响应——这才是爆款密码

2025上海车展“智”战:车企集体“降噪”,技术暗战却更疯狂-有驾

“当车企不再鼓吹‘无人驾驶’,你是否注意到:

华为乾崑ADS 4已悄悄支持‘小区到车位’自动泊车(法规未开放)

广汽L4自动驾驶车年底量产,但方向盘仍被强制保留

这场‘智’的博弈,谁在伪装,谁在蛰伏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